乡土故事

关于年的温情

2017-11-27  本文已影响52人  2560ee8b7047

唯有故乡的味道是一辈子的幸福牵挂。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山清水秀,并不富裕,每一寸土地却都是美好,长大后走过许多地方,觉得最美还是家乡,这是真的。今年是我在重庆主城生活工作学习的第十一年,但是,每一次回到老家的夜晚我才是睡得最香甜。在那里,无缘由地心安,无缘由地自由,渐渐长大我才明白那是一种乡情和爱的安稳。

随着年纪渐长,离家乡越远,越是想念那里。

这一年又快结束了,关于家,关于年,在我的记忆里是这样的。

爷爷奶奶一共育有六个子女,两子四女,我出生的时候三姑和小姑都还待字闺中,我爸是长子,即使我爸和幺爸结婚后按规矩要分家独立生活建立小家庭,但是我们两家离爷爷奶奶家很近,所以我们一帮小孩的童年大多的记忆都是在奶奶家或者是去奶奶家的路上。用后来大人们的话说就是奶奶家的任何饭菜都是最香的。

【年前的准备之除尘】

每年腊月二十三或者二十四,爷爷奶奶就会开始带着我们一起总动员做大扫除,这一天是除尘,要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

家里的男人们除了打扫天花板和一些高难度的地方的卫生之外,还要清理庭前屋后的阳沟,一是要清理过去一年堆积的枯叶砂石保持庭前屋后的干净,二是为了开春后保障房屋的雨水能够顺利排放。

女人们则收拾清理门窗、卧室被褥、厨房、地板。我的记忆里这一天是最好玩的,因为小孩特别喜欢玩水,也特别喜欢听故事,这一天可以给大人们打下手,端点水,递毛巾,守个工具什么的,大一点后就会安排个窗户呀,凳子呀之类的让你自己去打理干净,大人们一边打扫一边会讲讲为什么这一天要做扫除呀,以前这一天会怎么样呀之类的。

而小孩的眼里开始记住,从这一天开始,就要过年啦!而后知道这一天是小年夜,所以在晚上的时候,还会弄一大桌美味佳肴。

【年前的准备之年猪】

腊月要准备过新年,自然还有一项是杀年猪。杀年猪是我最不喜欢的一天,但又是很期待的一天,杀年猪在我的老家没有固定什么时候,有的比较早,有的比较晚。

杀年猪的早晨,杀猪匠会提着他油光闪闪又黑乎乎的工具篮子,穿着黑色筒靴来到家里,工具篮子里面有各种大小的刀具,这一天奶奶和媳妇们会准备一个大的盆,然后满满烧一锅开水。爷爷会请来附近的壮年男子到家里来帮忙从猪圈里拉年猪。而每次在拉年猪的时候,我就躲在里屋直到猪被杀死才敢出来,因为我害怕声嘶力竭喊叫的猪。

每次出来的时候,奶奶准备的盆子里面已经装满红色的猪血,猪血盆边会有一些烧掉的纸,表示送这只猪平安离开和感谢它的贡献。接着,奶奶会端来烧好的开水,男人们开始用水烫猪皮,杀猪匠边烫边刨去猪毛,能干利落的杀猪匠会把猪打理得很干净。接着会用烧红的烙铁把皮上的毛发再烫一边,然后再刨洗,接着再拍打猪身,然后便是吹猪皮,杀猪匠在猪的一只脚蹄处开一个口,再用长铁钎伸进去捣,然后再用嘴吹,直到把整个猪吹成像充满气的气球猪一样,吹好后,就借助木楼梯把猪挂起来,然后开始庖丁解猪。

手艺好的杀猪匠割出来的肉会被主妇们夸赞割得漂亮,虽然在小时候我们的眼里觉得无论怎么割都没有区别,长大后学会做饭炒菜,慢慢才明白,割得好的肉根本不用担心做菜时是不是会不好搭配,因为肥瘦都分明。杀一头猪要费大半天的时间,分割好的猪肉放在大簸箕里面,爷爷奶奶会根据肉的大小和部位先选一些出来赠送亲友,然后割些肉准备中午或者晚上的刨猪汤宴客,取一些新鲜肉为新年准备,剩下的肉便放入大水缸准备炒盐腌制腊肉。

这一天我总是因为害怕杀猪匠和新鲜猪肉的腥味而吃得很没胃口,但是依旧还是喜欢接下来的灌香肠、熬猪油、熏腊肉等一切的有趣的新年准备。

【年前的准备之豆腐汤圆】

奶奶是个十里八乡都出名的贤惠能干的女人,所以她会做很多很多的东西,小时候奶奶在我们眼里是无所不能的。

杀完年猪,还有打豆腐和推汤圆。

做豆腐需要当年收成的好豆子,先是选豆子,奶奶会从仓里面找出黄豆,先找来大簸箕,把所有黄豆倒在大簸箕里面,和大家一起选,我们小孩子也会围过去看大人怎么选,我们也跟着去挑,挑一会儿就会选错,又被大人们笑着轰走。

选好第一次后,再用小簸箕一部分一部分地把不饱满的豆子和砂石再簸一次,最后再用水泡着,一天一夜的浸泡,豆子变得鼓鼓的,然后就装好石磨开始磨豆子,在后来有了机器替代石磨,豆子从石磨上面的洞洞落下去,变成乳白色带着清香的豆浆从缝隙里面流淌出来,我喜欢蹲在石磨口旁看着豆浆从石缝里神奇地流出来的样子,大一点的我们会帮忙添豆子,那是更好玩的时候,大人们会一会儿说添多了多了!一会儿说快点快点再多一点!又会说你要加点水呀,水不要太多呀……就这样有些混乱却又欢喜的场面,路过的乡亲会夸我们,哟,你们家的孩子这么能干呀,都能帮忙啦!

磨好豆子,便需要用纱布将豆渣过滤。这时候要选一根粗壮的绳子从房梁挂下来,然后在绳子上绑好十字摇架,最后把干净完好的白布四角绑在摇架的四角,每一步都要绑稳绑紧,不然豆渣的过滤就会失败。绑好后,在布下方放一个足够大的容器接豆浆,准备工作完成就开始过滤,过滤完后,布里面留着一团豆渣,这些豆渣有的人家会继续利用煎炸蒸煮,有的人家直接喂猪。

接下来是熬豆浆,将滤好的豆浆放入大柴锅里,大柴锅要保持没有油腥干净清洁。先大火熬开,再小火慢熬,我们小孩是负责看火候的,虽然那时候我们守在灶台旁更多的只是为了等烤红薯烤土豆和一碗豆花,但是看火的工作也很温暖。

点好的豆花第一碗要先端给家中的长辈,最后才是我们小孩,豆花里面要加很多糖,这样的豆花很甜蜜美味。吃完豆花便开始压豆腐,家里会准备一个干净的碳筛,然后铺好干净的包帕,然后把他们在锅子里面用架子固定放平,将豆花倒进去,裹紧包帕,再放一块平整的木板,最后在上面压上重物帮助沥干水分,灶里面依旧要烧些火蒸熏,这时大部分的工程已经完成了,等水分沥干到适合的程度豆腐便成型可以切块了。

照例奶奶会分出一些豆腐送给亲友,分出一些做豆腐乳,分出一些浸泡盐水然后风干做豆腐干,然后拿一些作为当天的食材,剩下的就泡在水里保持新鲜等到过年团年饭的时候再烹饪佳肴。

而推汤圆的过程也和打豆腐差不多,要选颗粒饱满的糯米和新收的粘米也就是做大米饭的米,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浸泡一天一夜,第二天再用石磨推成浆粉,同样需要一个白布袋子,将浆粉倒入袋子里,再将袋子悬吊在屋梁上,待水沥干,剩下的便是汤圆粉了。

每一家的汤圆都会因为米的成色、糯米的比例、浸泡的时间、石磨的磨合度不同而不同,所以每家的汤圆的口感每年也会不一样,它们除了象征团团圆圆,也还显示着这家的收成和主妇是否巧手能干。

【年前的准备之鱼】

准备过年还需要去鱼塘打捞新鲜的鱼,因为要年年有余。打鱼也很热闹,也是男孩们特别喜欢的,因为打鱼可以肆意玩泥巴而没有大人会责怪你,还可以和大人们一起摸点小鱼虾。但是因为我们这一辈女娃只有我一个,所以也会跟着大人们去池塘边,而女娃不大喜欢稀泥巴,所以我只在池塘边远远地看他们打鱼。

池塘一般是几家人共同的,农时是为了蓄水灌溉保证庄稼旱涝保收,闲时便会几家合起来买些小鱼儿放进池塘一起喂养,池塘里不会丢饲料,每家主妇去割猪草时会顺带割些鱼草回来丢进池塘就可以了,爷爷奶奶也会自己专门去割鱼草。

要过年了,大家便一起拿着渔网聚到池塘边,先把池塘的水放掉,把鱼聚到最后剩下的小水窝里,然后熟悉鱼塘的大人便会换好衣服拿着网兜去捞鱼,我们小孩会偷偷在旁边从淤泥里找贝壳,大人们捞到大贝壳会全部拿给我们小孩。捞出的鱼几家人来分,分完了的也会送一些,卖一些。这些鱼带回家后便养在外面的水缸里,也会选一两条做成干鱼。

然后还有杀鸡杀鸭,去地里准备一些蔬菜,还有秋末丰收的柑橘,还有花生瓜子糖果。

【新年的温暖记忆】

每天准备一些每天准备一些,然后新年就真的来了。

大年三十是在奶奶家团年。我们一家在95年后有十口人了,爷爷说我们要十全十美,团团圆圆地生活。

大年三十团年饭后,一家人便守在电视机前等春晚。

我从知道汤圆馅的做法后,每年吃完年夜饭便开始准备汤圆馅,我们喜欢吃那种一咬开,五颜六色的馅料便松散开来的汤圆,这样的馅料需要熟馅,所以我们家的汤圆馅料是熟馅。先煎一些豆腐剁碎会增加清新的豆香味,再煎一些鸡蛋皮剁碎中和豆腐的单一香味,然后剁一些新熏的腊肉,要肥瘦参半,再和一些刚摘回来的翠绿小葱和葱白。有时会剁一些榨菜或者加一些鲜肉,最后加基本佐料炒熟拌匀,摊开散干水气,装盆预备好。

当然,这些会在春晚开始前准备好,而看春晚守岁是每年必备的节目,很多节目我们已经忘记了,但是刻在心里的是一家人围炉守岁的情景,奶奶会时不时添些碳,大一些的我们就主动去负责完成添碳的工作,爷爷和奶奶会回忆他们小时候家里怎么过年,回忆以前爸爸妈妈小时候家里怎么过年,他们会感恩现在的生活变得很好很好了,尽管我们这一辈人似乎看不到每年有什么变化,只能似懂非懂地听说遥远的从前。

初一我们在起床吃完汤圆后,就要带着香蜡纸烛去为故去的长辈们上坟祭拜了,爷爷这一辈有五兄弟一个妹妹,每年初一他们都会一起带着儿孙一起去为他们祭拜,烧香磕头祈福,他们每一年都会聚在一起回忆年少时,回想儿时有趣的从前。完成祭拜后,我们便约大大小小的小伙伴们去爬山,漫山遍野地玩到天黑再回家。

每年初二、初三姑娘们都要回娘家,我们家最热闹的时候是在初二以后,爷爷奶奶是善良的人,曾经在灾荒年间也帮过许多人,而爷爷家旁边就是养老院,里面一些孤寡老人在逢年过节也会被爷爷奶奶邀请到家里来,所以从初一过后,每年除了家里自己的人回家,还会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人也会来我们家看望爷爷奶奶,有的是曾被下放的知青,有的是曾路过的商人,有的是幼小穷苦后发达的同乡,有的是异乡的游子,有的是不忘情的远亲,乡情质朴,滴水之恩的回报,善良真好。

我们家每年的年饭都是在自己家里做,媳妇们一起准备饭菜,热闹温馨,分工有序,每道菜都是家人用心烹饪的佳肴,所以每道菜都是浓浓的温情。后来大表弟说以后我们家过年不在外面吃,只在家里做,这样吃自己做的饭才像是在过年嘛!那时候我极力赞同,虽然那时候在饭馆团年刚刚流行起来,可是我们这一大家人个个都是好厨子,需要去冰冷的饭馆吗?我们不能自己去掉自己家团聚的年味。

家里大一点的女娃也会参与准备团年饭菜,比如说我。开始是摘个葱剥颗蒜添把柴火一类的小帮手,然后是帮忙切菜配菜摆盘,然后是做简单的家常菜,而每一年的年饭准备过程中,姑姑们就会教我一些做菜的技巧或者新的菜式。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偶尔不会回家过年,所以我的很多做菜的手艺都是受各家传授积累而成。

奶奶在我初一时过世,爷爷是一辈子被奶奶照顾着的,从来不会做饭,奶奶去世后,爷爷开始执意要自己开始做饭,那一年,爸爸妈妈没有回家过年,初一的早晨,爷爷居然为我们包好汤圆,他不知道我和弟弟都不吃甜汤圆,做了很多甜汤圆,那一年是我吃得最多的一次甜汤圆。

爸爸妈妈不在的时候,每次回家我便为爷爷做他想吃的饭菜,那时爷爷已经快到七十。过年的时候爷爷会特别高兴,他会高兴地安排我去准备年饭的菜,然后挨着给姑姑们打电话确认她们到家的时间,他会叫我准备每一个女儿女婿和外孙们喜欢吃的菜、喜欢喝的酒,还说你只简单准备一点就可以了,炒菜这些等他们回来他们自己做,说着又这样那样地安排什么菜要怎么做,等爷爷完整细心安排吩咐一遍后,他就坐在一旁的躺椅上泡着茶看我们走来走去地忙碌,有时候他也会去地里挖点葱呀什么的借口出去看看姑姑们到家没有。

大家陆陆续续地回家,饭菜也快准备好了,堂屋里小孩来来去去嘻嘻哈哈,大人们热情地谈论一年的收获,爷爷一一教诲儿孙们要踏实勤勉,团结一心,相亲相爱。家里每年都会有三桌人一起吃年饭,那时候是一年里最好玩也最热闹的时候。

忙完家里的年饭,我们会去舅舅家看外婆,舅妈一家要回娘家,所以舅舅一家走后,我就在舅舅家陪外婆,外婆喜欢看传统戏剧,在舅舅他们走后,舅舅家的电视就只播放这一个频道,我陪着她看戏曲,给她讲戏曲,她给我讲她小时候听过的戏曲和故事,外婆没有上过学,但是是一个个性爽朗直爽的人,她后来让表妹教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的女红手艺特别好,每年会为儿孙们绣很多鞋垫,她喜欢的时尚是明媚鲜活的,不喜欢年轻人穿太暗淡的颜色,不喜欢太非主流的服饰,也不喜欢染头发,她穿一件新衣服整条街的老太太都会去效仿买相同的衣服。

外婆做的菜也很好吃,外婆老家每年会有很多花生,我每次去外婆家都会吃各种做法的花生。舅妈也是做菜高手,舅妈第一次来外婆家的时候,她做菜切土豆片居然是拿在手上直接切的,从那时起舅妈便成了我们的偶像,有时候舅舅也想去做吃的,但是舅舅如果做菜舅妈和外婆会很紧张地在一旁喊,哎呀你的盐放多啦!你放味精放多啦!别放了!舅舅那时候就像个小孩子一样,我们一堆小孩在旁边看着笑成一团……

每一个年都是一次团圆,浓浓的亲情凝聚成永远化不开的缘,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已经相继故去,感谢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上相遇相聚相守成家……

——仅以此文回忆童年的美好,怀念已经过去也依然继续的亲爱亲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