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之美
从前,有两个钟表匠,一个叫霍拉,一个叫坦帕斯,他们都能制造精致的钟表,也各自有很多顾客。他们店里的顾客总是络绎不绝,电话响个不停,新订单源源不断。然而,多年以后,霍拉变得很富有,而坦帕斯却越来越穷。这主要是因为,霍拉发现了层次性原则。
霍拉和坦帕斯制造的手表都由近百个零件组成,坦帕斯依次组装这些零件,但是,在组装过程中,如果他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活计去干其他事,比如去接个电话,半成品就会散成一堆零件;等他回来后,就只好从头开始组装。因此,顾客的电话越多,他就越难找出一整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以完成一只手表的组装工作。
相反,霍拉制造的手表不像坦帕斯的那么复杂,他先把大约十个零件组装成一个稳定的部件,然后把十个部件组成一个更大的集合;最后只要把这些组件装在一起,一只手表就做好了。即使霍拉也和坦帕斯一样,不得不放下手头的活去接听顾客的电话,这也只会影响到他手头很小一部分工作。这样,他可以比坦帕斯更快、更有效率地制造手表。
局部的小系统,形成更为复杂的大系统,这也是人类文明、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也许你不是很了解每一个小的模块,但你却能将模块组合并很好的运用,这就是系统化思维的魅力。
如果你缺乏快速全面认知一个领域的能力,做事情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体系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系统之美》会从系统论的视角,给你提供很多启发。
1 系统的结构
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运作方式。一个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如果能以正确的方法看待,它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比如公司,组成要素是领导和职工,从董事长到普通职工由上到下,按照职位高低完成连接,公司目标则是盈利。从公司的系统结构可以看出,其对效率和规则的重视要高于其他系统。(比如家庭这类系统,因为其没有强盈利的目标,而且风险共担,层级分明的特征明显被弱化)
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如下三个特征:
适应力:如果形容一个人,适应力指的是他快速恢复的能力,包括力量、精神、幽默感或其他方面;如果形容一个系统,适应力指的是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自组织:一些复杂系统最令人称奇的特征,就是它们具有学习、多元化、复杂化和进化的能力。依靠这种能力,单个受精卵经过不断生长、分化、最终演化成一只青蛙。系统所具备的这种使其自身结构更为复杂化的能力,被称为“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
层次性:只有存在稳定的媒介形式,一些简单的系统才能进化成复杂的系统。这样形成的复杂系统,天然地就具有层次性。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自然系统中,层次性比比皆是。相对于其他各种可能的复杂形式,层次性结构是少数几种随时间而进化的结构之一。
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系统的三个特征,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要远远高于单个要素。(题外话:对于个人而言,与社会的连接越广泛,越容易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这些连接都是你潜在可调用的资源)
2 系统体量:存量和流量
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存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使其发生变化的就是“流量”。
# 只要所有流入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出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上升。
# 只要所有流出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入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下降。
# 如果所有流出量的总和与流入量的总和相等,存量的水平将保持不变;事实上,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当系统的流入量和流出量相同时,系统就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存量的变化需要时间,因为改变它的流量运作需要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点,是理解各种系统行为为什么如此运作的一把钥匙。存量,尤其是比较大的存量,在应对变化时,只能通过逐步的增加或释放来实现,即使对于突然的变化也是如此。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存量系统:
2.1 单存量系统
一个存量、两个相互制衡的调节回路的系统。典型代表:温度调节器。当室温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温度调节器探测到这一差异后会发出启动火炉加热的信号,从而提高室内温度;当室温升高,超过设定温度时,温度调节器则不再加热。
单存量系统:温度调节器
2.2 双存量系统
一个可再生性存量受到另外一个不可再生性存量约束的系统。典型代表:石油经济。在工业经济系统中,资本存量未考虑原材料和产出的限制,但是,任何真实的实体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外部环境中都有各种相互关联的事物。任何物理的、成长的系统,或早或晚都会受到某种形式的制约。
双存量系统:石油经济
3 系统缺陷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每一种语言、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模型;所有的地图、统计数据、图书、数据库、方程式和计算机程序,也都是模型;包括我们头脑中认知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即心智模式,也是模型。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
我们的模型仍远远达不到能完整地描绘世界的程度。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经常会犯错误、会感到出乎意料的原因。在同一时间里,我们的大脑只能跟踪少数几个变量。哪怕基于正确的假设,我们也经常会得出不合逻辑的结论;或者依据错误的假设,得出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
模型是构成我们系统的基础,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模型误区,也是系统的缺陷所在。
3.1 线性与非线性
线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严格的公式推理,即有付出就一定会有预期的收获或结果,但现实的复杂性往往是线性思维难以全部囊括和解释的。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非线性系统通常不可解,不能被拆分和拼装。非线性关系意味着身处其中的参与者可以随时改变游戏规则。变化的不确定性使得非线性关系难以被计算,但它也可以比线性系统产生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行为。
理解非线性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因为它们有悖于我们对行动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正常预期,更重要的是,它们改变了反馈回路的相对力量对比,有可能使系统从一种行为模式跳转到另外一种。
3.2 有限理性
有限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
我们会以理性的方式尽力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但是却只能基于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思考。除非他人有所行动,否则我们不会知道他们计划做什么。我们也极少看到自己面前存在的所有可能性,也通常不会预见到自己的行动对于整个系统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选择性地忽略这种影响。因此,我们只能在自己有限的视野范围内,从当前几种很明显的选择中进行抉择,并坚持自己的看法,不会考虑整体的长期最优方案。
3.3 解决方案:认识并处理各种限制因素
非线性及有限理性,强调的是我们所面对的复杂性,但是我们的认知模型趋于单一,收集的信息又极为有限。在限定的环境里,任何物质实体要想永远保持持续成长是不可能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一家成功,快速成长的初创企业,关键的问题是认识并处理各种限制因素,这些限制因素会随着自身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系统动力学奠基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杰伊·福瑞斯
成长总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限制,其中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没有任何物质实体可以永远成长。如果公司管理者、政府当局、社会人口不能够认识到其成长过程所面临的限制,并自觉地对其成长过程加以选择和控制,那么环境也会做出选择,并施加限制。
即使你的工厂被拆除了,只要它的精神还在,你就能很快重新建立起另一家。愿各位也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系统,无论是知识、工作还是成长系统。
最后,是全文回顾,祝大家一切顺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