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德经》到底是本什么书?
第一章《道德经》到底是本什么书?
此章,将阐述两个问题。第一,道德经是本什么书?第二,初学者要选择哪个版本的来读?
开始之前,需要特别强调三点:
一、读《道德经》不能用上学时学语文的方式来读。那些分段、概括段落大意、研究修辞手法、找主谓宾…….通通不用。更不能像考阅读理解那样读。研究作者的思想与心境、弘扬与批判…….切记,切记,这些方法是读道德经之大忌。这不是读书,这是做研究。文章在纸上的时候,它作为一个对象,你可以各种研究。文章在你心中的时候,它是你的感悟、知识、思想,最好不要这么研究。因为文章之于你的收获,是你的感悟转化为你的知识和思想,而不是文章的社会属性、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恰恰是大家的知识与思想赋予了文章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不要抱有考试的目的。自打小学一年级就被考个不停。你懂的。可以和朋友多交流和探讨。不要试图去找标准答案。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非此即彼。要去找通感、通识。我们太相信拿唯一的标准去衡量一切。以此而一决高下。此种心态断不可拿来读道德经。现在的学校更像是竞技场,明确而强烈的应试正逐渐强于教育的本质。此境下,上学和读书好像成了两码事。上学为其学历追求,读书为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探索人生的意义。
三、要知变通。有人说《道德经》是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有深刻影响,多以政治为旨归。先不要着意这类总结与评论。因为老子的胸襟包天裹地,其道可喻万事万物,绝不会具象于某事某物。而且一切大道不离目前,无论何时何地,身之所处,目之所及,必有大道。所以经书上说的治国不是实指现实中的治国、用兵也不是实指现实中的用兵。只是取其喻意。因此一定要会变通。一切当从目前开始、自身出发。对照现实。
《道德经》到底是本什么书?
简单定义:《道德经》是供天下人体道、明道、悟道、证道、得道的实操手册。
何为道?
例如:人可以学会走路,可以学会骑自行车,可以学会游泳,可以学会写字……这些一旦拥有终生不忘、且不分智力水平、人人具足、源自天赋的能力都是道。
万事万物皆有其道,有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国之道,家之道,畜生道……各有各的道。所以人人皆有道,无道不成人。
有人说道玄,道不可言说,道讲不清。
既然不能言、讲不清,那么道是如何传的?老子写道德经又有什么意义?读经又有何益?
其实,大道无言,而人有言;大道无形,而万物有形;大道无名,而言可喻之。所以老子五千言能尽言道德。《道篇》以喻大道,《德篇》以喻证道。
道虽玄,但人人皆可得之,人人皆可证之,人人皆可明之。
不明不清难言,非道不明不清难言。乃是人不清明、懵懵懂懂罢了。
《道德经》所言何道?
《道德经》所言之道可分两种:
一种是“道德”之道,也可以叫老子之道,此乃大道、元道——玄元上道。细节和理解,下一章再细讲。
一种是“经”之道——指导人们悟道证道的方法论。
其实《道德经》侧重的并不是讲道。因为人人都有道,只是不明道,才不能悟道、证道。能明道、证道,自然全都了然。所以更偏重于讲实操,因为唯有实操才能证道。既然讲实操,就得依实际情况而论。证道不离人,成人不离德,修德不离事,诸事皆含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如你是位游泳教练:
你要教会1个人游泳,你是讲理论多呢?还是讲实操多呢?
你可能会说:“理论实操穿插讲,但更注重实操。”
你要分别教会10个人游泳,你对每个人的教法是全部一样一字不差呢,还是各有差别?
你可能会说:“因人而异。”
既然有差异,那么,你对谁讲的是对的,对谁是讲的是错的?对谁讲的是真话,对谁讲的是假话?对谁讲的是真理,对谁讲的假理?
你可能会说:“虽都不同,但都对。”
现在要你教会1000万人游泳,你会怎么做?回到老子的年代,没有视频,只能书以文字,而且你还不知道他们的识字情况、文化水平,你会咋办?还有,你认为学游泳是智力重要呢,还是悟性重要呢?是理论重要呢,还是感受重要呢?是每个人的感受都一样,还是都不一样?谁的感受对,谁的感受错呢?
这些问题留给大家思考。明白了这几个问题,也就能明白,经书中为啥会有那么多玄乎的文字,也就能悟出很多道理,也就能入门读经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因人而异、动态的事情很多,科学都证明不完。你只能拿结果和现象来衡量他们,没法对每个人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心境做统一标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千差万别,不一而足。无常而有常,有常又无常。
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可能会觉得,引导学生学习,比浇灌知识更有效。
《道德经》其实就是像这样引导人学游泳的小册子。只是所游不在泳池,而是在人生的长河中。
选哪种版本的好?
目前网上有的大概以下几种,略有差异:
马王堆帛书,甲本为5344字,乙本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
河上公《道德经章句》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
傅奕《道德经古本》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以王弼所注的《道德经》现代通行本,字数为5162字。
建议有条件的可以对照着看看。没条件的任选一个即可。
《道德经》行文全是以象、以事喻理。人是活的,书也是活的。千万不可具象,把书读死。记住,只有你感悟到的,才会对你起作用,你才能真懂,你才能得。
所以要想读懂《得道经》一定要先学会一个本领——变通、变通、变通。
会变通之后,哪个版本都一样。最终都是要忘掉文字,才能懂得真理。
章节预告:
第二章 何为“元道”?何为“一二三”?
第三章 科学家认知的科学与大众认知的科学是一回事吗?
第四章 何为“名”?何为“万物”?
第五章 怎样理解阴阳、五行、九宫、八卦?
第六章 认识汉字——如何看懂《说文解字》的释义?
第七章 古人的认知体系与现代科学之异同
第八章 老子道、孔子道、传统道统之异同
第九章 道、神学、宗教与哲学
第十章 《道德经》之“道”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