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乡土故事民俗

乡律

2017-10-07  本文已影响9人  禅诗

家乡的旋律,平静隽永,没有回肠荡气,却悠远绵长。离家越远,对故乡的思念越深;离家越久,对故乡的怀念越重。

乡律,之于我,就是具有家乡独特气质的记忆。 记忆中的那些人和事,在经岁月发酵后大多形成经久回味的旋律,于只身远游的路上,总能诱发我怀念的冲动,不知不觉,竟成了条件反射式的习惯。

乡人思乡音,故人念乡律。我,刚从远方归家,看着乡景,听着乡音,踏着乡土,故乡的旋律又雀跃着来至我的耳畔,占据我的心间。

1.团聚

一年一度的团聚自然是弥足珍贵的,整个家族在外拼搏的人由四面八方赶回老家,围坐在烧得发烫的炕头儿,温上一小壶烧酒,吃着热腾腾的饭菜,此时逍遥,羡煞神仙。

下面炕头儿的热加上几杯烧酒下肚,小脸儿一红,就着央视新闻频道天南海北地一通儿侃侃而谈,待酒足饭饱时,酒意也近乎散尽。可见,吹牛足以醒酒。

饭后,从热炕头儿上下来,沏一壶浓茶,再嗑上几把刚炒熟的瓜子,仿佛已然身在小康社会了。

妈妈在厨房里炒另几锅瓜子,备着客人来时用的。伴着厨房里淡淡的雾气,时而会有几绺白发从她的耳边滑落至早已青春不再的面庞。她操劳半生,在灶台和田地间走了无数个来回,柴米油盐下的伟大不一定非要世人皆知,爱她的人知道就好。

炒瓜子,火绝对不能太硬,火一硬,瓜子就会炒糊,既不中看,也不中吃。最好是用干透的玉米叶来做柴,炒出来的瓜子表壳儿没怎么变颜色,却足以唇齿留香。

趁着微醉,躺在火炕上,不消一会儿,睡意袭来,那股舒服劲儿是再好的席梦思都给与不了的。老家管一沾热炕就困的状态称作“苶”(nie,读二声),是一种上眼皮与下眼皮打架的微妙疲倦状态。

王天一是尤其精神的,用ipad特别投入地玩着“我的世界”,我们几个大人无论再怎么仔细看,都看不出其中乐趣。老爸和老妈有时会忍不住好奇问他游戏里的一些场景和道具是什么,他都会颇有兴致地仔细回答,听完王天一的回答,二老相视而笑,依旧一头雾水。

正月二十九,我们一家人冒着雪在镇里的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未经P过的相片温馨感都可以扑面而来。

一个家,三代人,六口人,一年一次相聚,一年一次别离,如此规律,那么温暖。

2.闲趣

闲下来时,一家人围坐在炕头儿,会唠唠这一年的家长里短。今年的收成怎样、粮价如何、村里有了哪些变化,“别人家的孩子”早已结婚生子、如今发展如何,中纪委又拍死几只苍蝇、打倒几只老虎……时而争论不休,时而大笑不止,时而严肃认真。

聊着聊着,我们都会自然地把视线转向王天一,逗趣地问他几个问题,让他给我们表演个节目之类的。他外向开朗,性格极好,大多会将在兴趣班学会的看家本领拿出来展示,他爷爷、奶奶看毕总会随着一句“钱,没白花。” 这大概算是对隔代人最高且中肯的评价了。我这个做叔叔的只有羡慕,不得不佩服他的天赋异禀,真有将“如来神掌”的珍本传给他的冲动。

因为家里只有老爸老妈在家,所以没有联网,我和王天一在早饭后会去他牛大爷家蹭网去。到了他牛大爷家,王天一与他家的两个小孩儿程序性地说几句客套话,之后三个孩子各自捧着手机和iPad基本就再无交流了。WiFi的魅力如此强大,孩子们在网络信号的笼罩下疏于交流和沟通,使得很多我们儿时流行的游戏近乎失传,不知是福是祸。

爸爸总会在早饭后听上几段佛歌,我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可后来我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溜达时竟然会不自觉地哼唱出佛歌的曲调,实在有趣。

妈妈则会在晚饭后去村部跳舞,十余个老姐妹聚在一起,都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舞姿虽不足够优美,但舞步与节奏绝对协调。跳一段后休息时,她们也是有说有笑,比一比子女孝顺,拼一拼儿孙发展,她们的世界淳朴至简、幸福至上。

大概过了正月初三,家族人员间也会带上些礼品走一走亲戚。赶在饭点,走到哪个亲戚家都会盛情邀请留下来吃饭,假装推让一番,抵不过盛情难却,饭就在哪个亲戚家吃了。

饭桌上,因为是实在亲戚,是不大劝酒的,但也总少不了多喝几杯,毕竟一年就见这么一次,聊着聊着,视线稍一转移,酒杯便会由空至满。倒了,又不好不喝,只能看紧些酒杯,不然肯定会重复上演几次,最后不醉不休。

3.喜事

赶在过年休假,在老家,总能赶上几场喜事。

在我的印象里,老家的婚事绝大多数都是在冬季摆酒席的,一是因为乡亲们暂时脱离了土地劳事的束缚,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聚一聚人气;一是因为各家各户大都卖了秋粮,兜里都有了些余钱,有足够的礼金,可以聚一聚财气。

王子和公主的浪漫只是存在于丹麦式童话里的美好,老家的婚礼再朴实不过,找个好人家、选个好日子、摆桌好酒席,之后就是比婚礼更朴实的过日子了。

不过近几年,不知自何时起,彩礼攀比风突然兴起,父母举债为子女成家的逐渐多了起来,原来的“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变成了如今的“三斤”(三斤百元大钞)。如此看来,以后想要成家,也必须得先给自己定个靠谱的“小目标”了。

老家婚礼的酒席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定在饭店,省得双方家里收拾,落得个省心省事,但只能聚上一顿饭的时间,算不上尽兴;一种是在家里支起个大棚,有专门整体承包的商家,包设备、包酒席,乡里乡亲的可以在一起热闹上两天,足以尽兴,也算对得起礼金。

大棚是厚厚的帆布制成的,足可以容纳近20桌酒席。桌椅摆好,上菜时是饭桌,散席时将一次性塑料桌布一撤,摆上扑克,又可以三三两两地玩上一阵儿扑克,如此循环,也算将大棚的使用价值最大化了。

为整个大棚供暖的,是在中间位置一个由旧油桶改造而成的大炉子。对旧油桶的改造,简单、粗暴,却足够奏效。开席时,如果离炉子近,得快点吃,不然烤得浑身热得难受,坐不住;如果离炉子远,更得快点吃,不然桌子上的热菜很快会变成凉菜,凉菜会变得更凉。所以,大棚里的酒席是极富效率的,从开席上菜到散席撤菜绝超不过30分钟,婚礼仪式与酒席同时进行,相得益彰。

大棚酒席的菜品是绝对称得上保质保量的,较之饭店的酒席菜量会更实在些,也更符合老百姓的口味喜好。只听得一阵阵碗筷急速碰撞的声音,之后一个个客人便会心满意足地从大棚里走出来。

客人之间有互相要好的,待酒席过后会由本村的带着外村的到自家做客,喝上几杯热茶,嗑上几把瓜子,喜酒醒了再喝几杯友情的酒,人情味儿极浓。

4.情义

现在的朋友之间不需要太常沟通,刷刷朋友圈就基本可以知道他的孩子成长情况、平时心情如何、吃了些什么美味、去哪里走了一圈、游戏排名第几、又开辟了哪些副业……

所以,我是不大会将我的日常动态留在朋友圈里的,谁想知道我最近过得怎么样,大可以直接问我。结果,往往是朋友们以为我已将他们拉黑才看不到我的朋友圈动态,聚会时逐个对我兴师问罪。

大型的同学聚会最多不过一年一次,基本都赶在大年三十前一两天。聚会时,想不滴酒不沾的都会开车来参加。但自从有了代驾,这个招数就不怎么管用了,除非再佯装个酒精过敏之类的辅助才会奏效。

其实,同学聚会也不至于非要集体不醉不归,只是三三两两有几伙至始至终情深意浓的同学会喝到尽兴,借着微醺的状态聊聊那些如意和不如意,感慨一下世事无常罢了。

5.希望

担心自己书读的太少,却想的太多,照例,我又带回家两本想在假期静下心读一读的书。可依旧被自己放了鸽子,自觉有愧于己,又在网上买了几本能勾得起强烈阅读兴趣的书。结果,大体上又将上述情节重复了一遍。呜呼哀哉。

带回来的和新买的书没能读好,溢出来的时间让我可以尽情地到同村的亲戚家溜达,听听他们这一年里的苦与乐,品品他们世界里的失与得,结合着想想自己这一路的欢笑与惆怅,颇有味道。

我,曾经蓄须假扮沧桑,甚至会无端跳脱出几分野性,现在用力刮净胡子却露出了胡茬下岁月刻下的皱纹,习惯了接受现实和自我改变;曾以为只要不做坏事,命运总能给自己一个体面的人生,安于现状,隐藏失望,少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劲儿;曾经觉得按照匀速成长,自己不久就可以俯视篮框,谁曾想如今在肯德基,用儿童洗手台竟然比用成人洗手台更觉得舒服,都怪自己当初太天真,被现实伤得太深。一次次地被现实刺伤,疼得清醒了,终于可以继续满怀斗志、毅然前行。

田野里的花,谢了又开;河道旁的树,砍过又栽;就这样,家乡的年轮在庄稼的一次又一次成熟中印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从这里走出去,夹带着乡土赋予的气息;从外面回到这里,总有浓浓的回忆,总有挥不去、斩不断的韧性情怀。

由于今年玉米价格骤跌,村里的一部分人来年选择外出打工。他们基本没怎么出过远门,人还没离开故乡,就已经忍不住思念了。不过,他们与家人暂别之后的转身面对的是新的希望,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带着故乡赋予他们的勤劳朴实的品质,步履坚定。

6.传承

人的一生,简而言之,生、老、病、死,春、夏、秋、冬。

生在故乡,我们一无所知,无需选择;老在何处,我们为了梦想,不能选择;身体抱恙,我们习惯咬着牙坚强;长眠之日,我们渴望叶落终能归根。春风拂面时,身体被温暖浸润;夏雨初晴时,留下嗅不够的泥土芬芳;秋意渐浓时,满眼铺满了金色的收获;冬梅盛开时,花香傲然在寒冬里悠扬。

老家优秀品质的传承多是言传身教式的,积攒起来,写不成严谨的书,却尤为实用。就这样,一代代人以故乡为心理中心点向着各自的梦想毅然前行,走过执着奋斗着的一个个四季。

每个小我的成功,都能给故乡添上几分灿烂,有朝一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然而她,从不求索取,总能留给走出去和回来的人一段段优美动人的旋律,沁入心田,历久弥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