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离开:大三上学期的十个转变
写短点。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和实习了,接着又是考研,再加上最近在一些想法上有比较重大的改变,需要时间调整,所以博客近期就不固定在周六更新啦。有想说的话,会先和身边朋友们分享,再酝酿成文字。
上学期有几次比较重要的反思,促成了最近一些思想上的转变。脑子里想了很久,干脆写下来,就当学期总结了。
时间
转变1:每天只做一件事
焦虑是必须的吗?
看之前的学期总结,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就那么焦虑呢?是,考研想上好学校,得提前准备。背单词,看专业书,了解院校和导师,准备英语证书,争取发论文……但有必要那么焦虑吗?焦虑是否对完成任务有所帮助呢?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每个学期开学都是负面情绪的重灾区,主要是焦虑。因为这学期要在实验室报告正念的文献,而正念提倡以当下为中心、注意和觉察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开始对时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加上前几天重温《精要主义》,焦虑的思维习惯终于开始松动。这种思想上的改变具体到行动上,就是每天先做好一件事。
比如今天,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写好学期总结。只要做完这件事,今天就已经圆满了。既然都圆满了,时间压力也就消失了,如果还有精力,还可以再复习一会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的听力,真是开心。
每天只做好一件最重要的事,可是今天什么事情最重要?思考这个问题,可以排除大多数不重要的选择,也许这才是破除焦虑的关键。
转变2:Explore my life(人生是探索之旅)
活着是为了挣钱吗?
或者说得具体一点,是为了找份好工作然后买房买车吗?是,也不是。
愉快的生活需要经济基础,这能保证你的生活水平。甚至,有一定存款也是必要的,否则遇到意外情况该怎么办呢?比如医院就是著名的高消费场所,丝毫不讲人情。
之所以有第二个转变,是我突然意识到,长远来看,我们都会过上不错的生活,所以有一份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很可能比挣钱更加重要。人不是挣钱的工具,人应该追求自我实现。
根据自己的兴趣,积累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找到满意(不一定最好)的行业和职业,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享受探索。
这种由挣钱到探索的心态转变并非抛开现实,恰恰相反,这才是最贴近每个人内心现实的道路。
情绪
转变3:感性的归感性,理性的归理性
理性一定好吗?
我以前过度推崇理性,甚至认为某些情绪是应该被压抑的。
理性可能会削弱情绪和感受的作用,而情绪和感受是进化赐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作为一个认知需求比较强的boy,我一直忽视了情绪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就是,凡事都喜欢想一想。这个转变对我来说真是非常艰难。
不夸张地说,我们的体验和感受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甚至没有之一。观点重要吗?重要,但可以改变。可是只有经过体验和感受,你才能真切地理解那些抽象的观点。
心理学有很多关于幸福的理论模型,最前沿的计算神经科学甚至可以给你构建非线性、多层次的幸福感的模型,但那又怎样?只有体验过,你才能知道什么是幸福;只有注重内心感受,才能从周围环境获取最丰富的信息。
理性也并非不重要。感性和直觉可以帮我们做最简单的决策。吃什么,穿什么,去哪玩,本来也没必要思考。而理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好那些关键的人生决策。在21世纪的现代社会,理性的地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重要,因为我们第一次拥有了那么多的选择。
用斯坦诺维奇的话来说,影响我们人生的重大选择,也就那么二十多个。考研去哪个城市,要不要出国,去哪个行业工作,和谁结婚,几岁要孩子,怎么开始人生第一笔投资,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些问题到底有多重要。
面对这些抉择,感性和直觉变得不靠谱,而理性则可以帮助我们做好这些决策。爱思考是一种理性风格,而克服认知偏差,收集信息,估计概率,把情绪和感受加入权重,这些都是理性能力。
让感性的归感性,理性的归理性。
转变4:情绪都是对的,表达的方式才分好坏
情绪可以管理吗?负面情绪是不好的吗?
情绪不分好坏,但表达的方式存在差异。抑郁焦虑愤怒悲伤委屈,这些情绪的作用是提醒,提醒我们最近的生活出了问题。而压抑负面情绪只会让问题藏得更深,更难解决。正确的做法是疏导情绪,情绪稳定后,再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才是解决。
但情绪的表达方式有好有坏,疏导和发泄是完全不同的,情绪失控依然是幼稚的表现,伤人又伤己。
吵架是好事吗?
不是好事,但有好处。吵架是无法沟通或是沟通失败的后果,情绪爆发并不是好事。好处是,双方确实可以借吵架表达自己的情绪。
接纳情绪,恰当地表达情绪,真是需要用一辈子打磨的能力。
转变5:少一点自我
认识自我重要吗?
很重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些都能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困惑。
没有自我很可怕,但偶尔忘记自我可能是一种放松的技巧。我最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过心流理论,而心流的典型特征就是失去自我概念、没有时间知觉。森田疗法也指出,过度注意和思考自我,恰恰是觉得自我有很多问题的根源。
我猜测,运动和其他种种兴趣爱好之所以能放松身心,除了多巴胺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的作用,也和暂时失去自我概念相关。
自我中心如我,想忘记自我太难了——这也是为什么要少一点自我。少一点自我,多一点他人。
阅读
转变6:只读喜欢的
要看那些不喜欢的书吗?
挣扎了很久,终于想明白,不喜欢,就别读。除了教材,其他书都是可读可不读的。反正不喜欢的书你也读不进去……不喜欢一本书,你只会不停瞄着页数,想着赶紧翻完,再随便抄几条话发朋友圈,证明自己看过这本书
看喜欢的书,才能最大程度收获所有那些阅读的乐趣和好处。
喜欢一本书,就会反复重读,无意识地模仿作者的文笔,写作水平就会慢慢提高;如果喜欢一本书,也会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获得复杂深刻的思想,而不是边看边打瞌睡。
怎么确定自己是不是喜欢一本书?我的个人方法是,一看文笔,二看内容。如果是翻译的,只要不是太晦涩,都能看,我个人偏爱流畅自然的译笔。是否喜欢一本书的内容,其实也和知识背景有关,没有了解过的领域的书总是最难读懂。所以我最近选书都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里。
不喜欢,就不看,没什么大不了。这句话说出来真爽,但想明白这个道理却用了很久。
转变7:少读一点
读书是不是越多越好?
想多读书,有两个方法,一是提高阅读速度。但是,快速阅读是无意义的,阅读不是集邮,何必追求数量呢?
二是多花时间。我越来越怀疑,喜欢读书的大多是内向者,他们不爱社交,喜欢独处,而阅读是最容易获得乐趣的独处活动。把太多时间花在阅读上面,会有一个问题,花在现实的时间就少了。陪伴家人朋友女朋友,准备必要的考试,思考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就会慢慢退居二线。
所以,开始想少读一点。
少读一点,是为了收获多一点。
我回忆自己读书收获最大时,是我产生最多疑问的时候。有了疑问,就会和作者辩论,分辨作者观点和现实的差异。如果被作者说服,我会接受作者的观点和做法。所以,少读、多收获的技巧无非是《中庸》里的“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沟通
转变8:多说自己
怎么让别人了解自己?
也许不能靠别人问,只能靠自己多说。我一直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表达情绪和感受的人,这也让很多朋友觉得和我很有距离感。
还是要多表达。各方面的喜好,对社会事件的看法,看的书、电影、文章。当然,前提是别人感兴趣。
转变9:多听他人
大三上学期才遇到《穷查理宝典》这本书,有点晚,但好在还是遇到了。查理芒格特别推崇多元思维模型,认为只有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思考一个问题才够全面。
这个观点对我影响很大。如果早几年遇到,可能阅读方向、阅读方法和知识结构都会有所变化。
问题是,怎么建立多元思维模式?多看聪明人写的书,多吸收对看同一个问题的角度。一是阅读,二是倾听。所以阅读时多联系不同的学科进行思考会大有帮助。我们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这体现在我们很难纠正自己的观点,就像我们没有办法扯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脱离地面。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前提和角度思考,可以有很不一样的结果,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不同,很自然地就会对一个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
学会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 度,就是掌握了一种新的武器,这可能也是治偏执顽固的解药。
考研与就业
转变10:入坑认知神经科学
刚开学的两个礼拜自学生理心理学,发现自己对认知、情绪的神经机制非常感兴趣,于是果断转变了考研方向,改为北师大的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考研代码764.
如果能考上的话,第一件事就是自学 Python 和 Matlab ,复试也许能加分。如果导师靠谱,三年肯定能在神经科学方面积累不少知识,未来也许还能从事神经营销方面的工作。
曾笑雨 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