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生活家上班这点事儿

抑郁了?试试益心菌!

2017-04-21  本文已影响175人  NIAS营养学国际研修
抑郁了?试试益心菌!

目前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预计在2030年将上升至世界疾病负担首位。

那中国的情况呢?

一项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人一生中超过70%的人都会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即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对前途失去信心等。

已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抑郁症不仅普遍,而且致残率高,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

抑郁了?试试益心菌!

怎么就抑郁了呢?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多神经递质的缺乏,如血清素、多巴胺、γ-氨基丁酸及去甲肾上腺素等。

研究已经证实,这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调控与肠道微生物关联密切。

而在这些分子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血清素了。

它的水平高低与抑郁症有很大关系。

研究发现90%的血清素是肠道微生物产生的。

近十年,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从默默无闻到引起了科学界乃至公司的高度关注。

肠道细菌能够影响人类健康,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

如今,关于肠道菌群与大脑关系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肠道菌群可以与大脑相互作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食欲甚至生物节律,一些精神疾病比如焦虑、抑郁、自闭、精神分裂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都和肠道微生物密切相关。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试图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来调节肠-脑交流的过程,进而促进精神心理健康。

有人说,我只听说过益生菌,什么是益心菌呀?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些生活在我们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也能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他们能够产生一些神经活性物质γ-氨基丁酸和五羟色胺,通过肠脑轴影响我们的大脑。

该领域研究的先驱人物近几年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Psychobiotic”——益心菌

益心菌,顾名思义,就是对精神、情绪、心理等问题有帮助的益生菌。

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多个动物与人体实验来研究不同的菌株对于不同精神、情绪、心理问题的作用。

发现只有部分肠道微生物可以被归为“益心菌”。

201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益生菌瑞士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组合能够减少焦虑与抑郁样行为和应激水平。

益生菌菌株罗伊氏乳杆菌能够通过促进爱情荷尔蒙催产素的产生,改变社交行为,对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鼠李糖乳杆菌是一株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小鼠焦虑和抑郁的益生菌菌株。

2015年的一项研究则测试了由8种益生菌组成的膳食补充剂对情绪的影响。

研究发现服用四周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被测试者的负面情绪大大降低。

2016年中国发表的一篇文章综合了5个益生菌与抑郁的研究。

结论是某些益生菌对于预防抑郁症的发生、减轻重度抑郁症患者的症状都有帮助,进一步推动了益心菌领域的研究。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益心菌”这一领域将影响我们所有人,而不仅仅是抑郁的朋友们。

但也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益生菌都是益心菌,所以在应用时,要考虑到菌株、品质、剂量等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