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诗词闲话

近体诗语法11:什么是按断式?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2022-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街味道

前言

王力先生在《汉语诗律学》中讲解近体诗语法时,介绍了23个特征。第11种是按断式。在这本书中,王力没有解释什么是按断式。他在《中国现代语法》中,作了一些解释。

简单来说,论据在前,结论在后。例如: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一、何为按断式?

按断式为句子的一个小类。

1、包孕句和复杂句。

一个句子可以只有一个句子的形式。但是也常常出现,一个句子包含不止一个句子形式,这种句子分2类:包孕句,或者复杂句。

包孕句,包含2个以上句子形式,衔接紧密不能做语音的停顿。例如:我不知道张先生来。不可分为:我不知道,张先生来。

复合句,包含2个以上句子形式,每个句子形式终点可以作停顿,相互联结比较松弛。这个可以看后面的例子。

2、等立句和主从句。

复杂句中,又分2类,为等立句和主从句。

等立句中,包含的句子形式是平等的。主从句中,包含的句子形式是有主要和从属关系的。

3、什么是按断式?

等立句又分5类:积累式,离接式,转折式,按断式,申说式。

按断式的解释为:

论据在前,结论在后。可以是一种建议,可以是一种既成事实的判断。

出现自诗句中,有本句按断和双句按断。

近体诗语法11:什么是按断式?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二、本句按断

例如:途穷那免哭。

前后分两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终点可以作停顿:途穷-那免哭。前面是论据:途穷,后面结论:那免哭。这是对一种既成事实的判断。

出自唐代杜甫《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

水阔苍梧野,天高白帝秋。途穷那免哭,身老不禁愁。

大府才能会,诸公德业优。北归冲雨雪,谁悯敝貂裘。

又如:好武宁论命。同样在第2、3字之间做停顿:好武、宁论命。前面论据,后面结论。

出自唐代杜甫《送人从军》: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

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

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近体诗语法11:什么是按断式?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三、双句按断

还有双句按断,上句是论据:承恩不在貌,下句是结论:教妾若为容。这也是对一种既成事实的判断。

出自杜荀鹤 (唐)《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七言诗也有,上句是论据:安得心源处处安,下句是结论:何劳终日望林峦?

出自元稹《放言五首》之 四: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干。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近体诗语法11:什么是按断式?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三、倒置的按断式

倒置的按断式,例如: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很像仇兆鳌在评价杜甫诗中的“”上因下之法”:

这两句不太好理解为什么是按断式。论据在后:而今已似仙,结论在前:何况归山后。

如今我已经似仙了,何况归山以后?我的理解是省略了结论:(归山后)当然也是仙。

出自唐代刘得仁《访曲江胡处士》: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

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

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近体诗语法11:什么是按断式?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结束语

按断式诗句,有论据有结论,很多这类诗句,似乎也可以理解为,有因有果。

仇兆鳌在评价杜甫诗作时,特地提到了“上因下因之法”:

杜句有上因下因之法。荡胸由于曾云之生,上二字因下。决毗而见归鸟入处,下三字因上。上因下者,倒句也。下因上者,顺句也。末即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杜诗详注》

例如:水净楼阴直,山昏塞日斜。水静句,下因上,前因后果。山昏句,上因下,前果后因,很想倒置的按断式。

@老街味道

近体诗语法10:被动式有何特点?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