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天

2017-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彭和兵

我年少读书时的想法与行事,诸般荒诞楞头。那时我十五六岁,离家到塘下住校求学,父母远在国外,家里奶奶亦不管束。如同笨鸟出笼,自由却不辨方向。踢球睡觉叛逆不爱读书,学业荒废颠三倒四生活在别处,从没去考虑什么高考、前途之类的问题。幸遇上班主任李海天,得其点拨困惑,受其教诲谆谆,获益匪浅,于我一生都影响很大。

他七四年生人,小个子小眉毛小眼睛,清癯削瘦,头发稀溜稀溜。因年长我们那一级的学生不到十岁,岁数相近又不端师长架子,所以大家背后都直呼其名李海天或叫他老李,不叫李老师。李海天九四年杭大毕业后先后在仙岩一中、塘下中学教书,教语文,当班主任。治学严谨负责,待学生推心置腹,从昔年弱冠小李到如今不惑老李,执教二三十载,桃李满天下,所教过的学生念念不忘,而没教过的别班学生仰慕又遗憾。

一九九八年,他从仙岩一中调到塘下中学,担任我所在的高一九班班主任。班上有一位长相酷似林志炫的同学名叫洪邦申也来自仙岩一中时他所教的班级,对他知根知底。洪君健谈,说话幽默风趣,动作手势表情很是夸张,一谝上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起李海天,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下来。

爱打排球爱打羽毛球最爱的歌手是王菲,也爱和学生打打闹闹。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嗜好------ 捏男生。老李有一套独特的捏法。常常悄无声息地从教室后门进来在男生后面偷袭,双手食指与大拇指合拢,像螃蟹的两个钳子,捏住男生腰间怕痒处,力道恰到好处,让被捏的人又痛又痒又想笑又想叫却又叫不出来。而这时他就在一旁一脸得意的坏笑。坐最后两排的男生饱受其苦,最是可怜阿国(郑定国),极怕痒,屡屡被他捏到痒处滑滚下座椅哇哇大叫,引得其他同学纷纷回首翘望。

老李亦师出塘中,读书时喜欢图书馆,一心想学图书管理,毕业时却没填上,误打误撞选择了教书。用我们班女生的话讲,说话软绵绵,细心耐心有责任心的李海天,一看就是个当老师的料;而用我们男生的话说,这个瘦不拉叽弱不禁风的家伙,不教书还能干什么呢;若是用汪峰的歌来唱,那老李他就是“生来教书”的。

生来教书。老李确实是块教书的料。

第一天上他的课。他便布置了两个作业。其一,字端端正正地写。其二,每天抄写三五百字,内容随意。我写的字潦草空洞,笔力不足,很难看。于是按老李说的开始端端正正地写,慢慢端端正正地写,再端端正正地写。试了几天,发现其难无比,其累也无比,只好放弃了。唯一坚持下来的是那抄写几百字的任务,抄课文、抄辅导书、抄试卷,也抄小说,逮着什么抄什么。没有想太多为什么抄、抄了有什么用,一直抄了两年。这些经旬累月的抄写,虽枯燥乏味,却潜移默化了我,和我对中文的感觉。但我写的字依然潦草空洞,依然笔力不足,依然很是难看。

老李讲课,深入浅出,侃侃而谈,犹如庖丁解牛。高中的语文是门很枯燥的科目,灵活性差,知识太死,考分波动小,学生普遍不重视,很多人上课开小差。李庖丁善于互动,讲解课文时常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是”,又要求“联系上下文”。因为回答错误无妨,甚至是被鼓励的,所以老李的课气氛轻松活跃,提问回答积极,受到我们大大的欢迎。尤其班上最后一排男生,个个声如洪钟,抢答快速答案五花八门,一会儿平地炸响一声雷,一会儿百字炮仗如雨,争论哄闹之声,响彻四壁走廊。又彼时我们踢球过火,上课犯困,老李说想睡觉的话就站着听课,于是乎刷啦啦好几个人站了起来。我亦夹在其中,一半因困一半为了看风景。

我小有歪才,颇能胡诌,很得老李欣赏。可惜耽溺于踢球,小聪明用错了地方,费了他不少苦口婆心。懵懂年纪,热衷于写些有关刀剑情愁的小诗小词,无病呻吟,毫无文学价值。也写藏体诗、嵌字格之类,也毫无文学价值,不过好玩些。记得写李海天的一首藏头,

“一江塘河水悠悠,

  片帆高挂蓬莱游。

  天风潇潇知我意,

  海燕飞来问我酒。”

后来在宁大时我帮他弄了个QQ号,起昵称就随手拿来用了。他懒得很,都没改过来。不过这是后话。

高二时一个悠闲的周末,风轻云淡,天蓝得不像话。我和李海天在教师办公室闲侃。说起未来的遥遥无期,话题转到老了以后的生活。老李望着窗外,说他不准备结婚了,退休了就去老人院。又描述起了老人院生活的种种悠闲。说时一脸的陶然。须臾,转过头来,说自己六十岁就去老人院住,叫我十年后也去陪他。我对未来概念模糊,说,我还要娶老婆生孩子的呢,等将来被嫌烦了我就去陪你。

没想到未来比预想的还不可测,我毕业后没多久就出国了。二零零一年一个冬天的黄昏,我去塘下向他告别。天空薄暗,黑云酿雨,初冬的晚风在空寂悠长的校园落寞地回舞。老李送了我两盒齐豫和齐秦的CD,还有一本《余华精品文集》。他知道我即将的远行前途未卜,未来充满着未知数,一脸忧思,说如果你在外真的很苦的话,就多看看那篇《活着》,相信能给你带来勇气。又说自己看不懂《许三观卖血记》要表达的思想。说罢提起圆珠笔,在扉页写下了简单的赠言,“赠弟子彭和兵    李海天  二00一年十二月七日”。字如其人,清癯削瘦,但写得端端正正。

这本余华的文集我反反复复读过几十遍,很耐看,每次看都像是第一次看似的,每次都有新的感触。那会儿初到意大利,有过一阵子困难。书籍匮乏、网络不通,跑生活之余就啃这本书,翻得太勤,有好几页都脱胶掉出来了。《活着》是文集中最深刻描绘磨难中的人生的,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许三观卖血记》,为此,还特意去看了改编过的韩国版电影。老李说看不懂,也真是奇了怪了。

李海天说话不算话,在我们毕业我出国第二年结婚了。他妻子是塘中的物理实验员,娇小玲珑,斯文大方。老李近水楼台,兔子吃了窝边草。我打电话去恭喜,说你终于要进入围城了,我们这群学生也不用担忧你孤老一生了。他嘿嘿笑,问你回来不,喜糖寄给你吧。我说我啥都没有回不来了,喜糖也不用寄了,现在吃糖也尝不出甜味。他若有所思,哦了一声。两人又随便聊了一会。我挂了电话,打心里为他的幸福开心。

翌年正月初,搞了一次同学会。李海天单刀赴会,鸿门宴上白酒一杯接一杯,被男生灌了个稀巴烂。我人在意大利,打了个电话。电话那头的老李哼哼唧唧,“我今天喝太多了…吃不消了…其他同学还在酒店…我在坐黄包车回家…”说话逻辑混乱口齿不清,声音里一股子酩酊大醉的酒气。而师母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去酒店接已经迷迷糊糊的老李时委屈地抱怨说,你们这些学生怎么这么过分,怎么能把老师灌醉成这样子。我们那班同学个个与李海天掏心掏肺,听了自然也不是滋味。

未几,老李得一女儿,取名李可涵。二零零六年正月我在中国,和一群老同学去他家拜年。多年不见,老李拉我到一旁,说等会我女儿来了让她好好瞧瞧你,又说我女儿很有灵性的,好人坏人一瞅一个准……此般喋喋不停,小眉毛小眼睛里写满了得意。小姑娘三岁,水汪汪的,很惹人怜爱。怯生,来了一直依偎在老李怀里。几个女生去抱她,反而把头往胳膊内埋得更深了。终于被郑珍哄住了,吃了不少她带来的生日蛋糕(那天恰好我生日)。

我出国后,和老李联系较少。初始几年,上网不便,通信怕麻烦,每年就打一两个电话。彼此都忙,我在外东跑西奔努力谋生,老李一门心教书育人弦歌不缀。他有点书生硬气,不愿改变现状,别的雀儿都捡旺处飞,唯独他无意三名三高。常说自由身最重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为此放弃错过了不少升职的机会,正如庄子说的“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我想学,但性格使然,总学不到他的一半豁达。之后我的生活平稳一些,又智能手机、微信的出现,联系就变得很方便了。但老李和我都是那种“不来不思君”的懒人,常一年半载不通消息。

李海天四十之后,常说自己心境老了,又说还是简单最美。他知道我高中时喜欢黄磊,有一次发来他的《似水年华》,说你看他当时唱得看似忧愁,其实好做作,包括歌词。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亦早有同感,很久不听黄磊的歌了。又一次翻百度词条,发现“心宽体胖(Pan)”的“胖”是“舒泰”意,意为心宽了,面容就安详了。老李说,“回想自己,为什么老摆出一副死气沉沉的中年人严肃模样,一副垂暮之相。许多名家笔下的民国大先生无论境遇如何,但与之交往的人总感觉如沐春风。以后真要提醒自己,不管境况如何,记得安之若素,处变不惊,让心态宁和。所谓相由心生,心态柔和面容才会柔和,柔和才最具力量!”大哉斯言!

零八年八月我去塘中找他,李海天正准备去上课,于是搬了张椅子去旁听。上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再一次坐在了教室上课,我有一份久违特殊的感受。看着周围一张张年轻朝气的脸,仿佛又遇见了最初的自己。课上老李频频提问,学生个个对答如流。

窗外落日入画,暮云听晚钟。

读书吧!少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