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上限不高,但是下限有保障的生活方式
纪实体长篇小说《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发布后,有位网名楚中九歌的作者写了一篇读书笔记。我看了一遍又一遍。觉得这位作者的评论分折,比原文更加深刻,真是三分文章七分评论。于是我将本文作为重要文献收入《李彦国评介专辑》找机会整理出版。
原文如下:
标题丨读书笔记之《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一)
作者丨楚中九歌
我特别喜欢看纪录片。不说世界,就是我们的祖国也是地大物博,从东北到西南,从平原到大山,我对各处居住的普通老百姓的不同生活充满了兴趣。他们吃什么?住哪里?做什么工作?靠什么谋生?心里想什么?他们的生活和我有什么不一样?在纪录片里总是能了解一二。
所以对于现实主义,尤其是纪实题材的小说我也很感兴趣。在读书群,小主有提到《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说李彦国老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老头儿,说她如果有时间想去王金庄。带着这份好奇,我去喜马拉雅搜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已经在喜马拉雅上架了,而且还被制作成了有声剧。只要打开耳朵就可以进入李彦国老师的世界。
故事是从李彦国老师和简书上的一个文友打赌戒烟开始的。李彦国老师是60后,跟我父母年纪相仿。我对他们那一辈的印象是,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对网络甚至对手机都不熟悉。他们的智能手机经常被运用成只能接打电话的老人机,更有甚者,经常把手机扔在家里,变成了座机。
而李彦国老师不同,他比我还要早的使用简书写作,而且说戒烟就戒烟。可见不能随意给人贴标签,不能先入为主。
李彦国老师虽然退休了,但他生活在农村,家里有地,种了花椒和柴胡等作物。都说农民是靠天吃饭,可他向我们诠释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理念,"地种百样不靠天"。
我出生在农村,很快就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地种百样不靠天,这是农民的一种生存智慧。农民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上限不高,但是下限有保障的生活方式。
以前不只是我,我身边的所有人,包括我的父母,都告诉我要跳出农门。告诉我不要相信什么土地养人,土地根本不养人,他们之所以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是因为没有办法。
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悲愤,决心要好好读书,走出这片土地,走向城市,走向更远大的世界。
走出去了才知道,城市更像一片丛林,更像一个战场,它的上限是天上人间,但它的下限却是万丈深渊。这里是年轻人的天堂,这里只要你胆大,只要你敢干,有非常多的机会。但这里却容不下老弱病残。它就像一头如日中天的猛兽,而向它输血就是百万个像我老家那样的农村。
城市吸纳了农村最强壮的劳动力,而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却无私的接纳了所有的老弱病残。城市不能安放心灵,老家不能安放皮囊,是亿万农村青中年的无奈。
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吃饭的时间屈指可数。
义无反顾的奔向城市之后,才发现对故乡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牵绊。
出去了,在回归之后才对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有了一种更理性,更客观的认识。尤其是经历这三年的口罩,更是对农村有了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农村是植根于土地的一种内循环小农经济。它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城市因为种种原因遭遇了危机之后,看起来强壮,却会在瞬间轰然倒塌。口罩期间,城市会出现哄抢物资。可如果真正的断绝了那些物资,整个城市也坚持不了多久。但在农村却不一样。地种百样不靠天,不仅不靠天,还不依靠单一的工作,不依靠农贸市场,不依靠百货商城。
以前我总是很难理解新闻里面所说的粮食危机。我们地大物博的一个大国,怎么可能会有粮食危机呢?我们大部分都是农民呐,我们有地,我们那的地虽然不多,但除了可以养活自己,还有盈余可以出售。
可细思极恐,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扎根土地的农民已经很少了。我们变成了精密分工的一个螺丝钉。我们的衣食住行,绝大部分已经市场化被统一配给。我们上亿人的吃饭问题,被单一化的统一供给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危机。
而传统的农村生活,小农经济,就是另外一种的地种百物不靠天。任你国际风云变化,任你天灾人祸,我们一个家庭,一个村子自成一个循环体系,可以很轻松的应对。
我们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味的城市化。转而回头建设我们的农村,建设我们的家乡是一条更长远,更广阔的道路。
大道至简,地种百物不靠天,这个几乎每一个种地的农民都知道的生存道理。也可以给到那些城市精英很大的启示。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