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慧女人帮旅行·在路上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2019-04-26  本文已影响8人  灵慧书羽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文/书羽

开始订机票了,2019年台湾研学,3个团队伙伴,3个学员。

这个数字挺让人羞愧的,毕竟2月底春节后就开始招募,又找了多个平台合作,却是这个可怜的成绩!

最早做台湾研学,是想带核心团队伙伴旅游和学习,作为年度放松的一个项目。逐渐增加为干脆带一些学员去吧,也为公司赚点利润。

迅速链接到了我的台湾“忘年交”:有被誉为“台湾民歌之母”的陶晓清,男性文化研究作家蓝怀恩,得了国际慈善关怀奖的陈公亮,生命教育讲师吴培俪,尔雅出版社元老兼散文家林贵真,陈怡安教授的亲传弟子黄泰璋和李秀卿,台湾读书会孵化器的素直友会……内容非常丰富,干货满满。

春节后,选择了和私人定制旅游的小伙伴儿合作,写了一篇特别文艺份儿的推文,还做了两场推广会。爱玩的人不爱学,双方的客户并不匹配。没有产生一个客户。合作失败。

物色了10多个朋友作为渠道合作方,他们主动在自己朋友圈转发推文。此间,陆陆续续有60多人表示对台湾行感兴趣,统一拉进一个微信群,每天分享一点信息吊胃口,7个亮点还做了7张海报。他们有重庆的,北京的,青岛的,甚至国外的……很可惜,我在群情激昂的时候没有马上追单,当我追单时,他们有的嫌天气热,有的说时间太长,有的不想上课,有的说没人带娃……竟然一个都没成交。

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大家都说行程很有吸引力,有的甚至觉得价格好低,但还是推进不了。

我认为是客户画像不准确:到底是导读师学员?还是文艺女?还是有钱有时间的富婆?还是创意行业老板?还是培训师?……

一位顾问说,应该带一群读书会创始人出去,一个城市一位,组成读书会联盟。于是乎,重新撰写推文,马不停蹄地拉了一个“中国读书会联盟”的微信群,装了80多位全国各地民间公益读书会创始人。还特意到北京和上海一趟,结识了两个颇具影响力的读书会创始人。可惜,一位太公益不想赚钱,一个太商业只想卖他们的产品。最终这条路也失败了。

由于我给成都本地自媒体漫成都做分享嘉宾,作为回馈,主编把台湾行作为头条刊发。1500多人的阅读量,竟然只有2人加微信咨询,但还是没有成交。

此时,一直关注我朋友圈的两个朋友交了订金,她们都在北京,一个想结识更多台湾资源,一个倾慕陈怡安教授的为人。但两个最后都退款了,一个是遇事走不开,一个是工作上不敢走。

还有一个月就要出发了,却一个学员都没招到。每次台湾老师在微信上询问有多少人时,我们都很羞愧,无言以对。

这时,我们自己组织的一次公益亲子导读师培训,我无意间在课堂里提了一嘴台湾研学的事,下课后,竟然有两位同学来问,她们作为初级学员可否参加?最后,她们缴费了,一个成都的,一个武汉的,大概现场感受到了意识会谈法的魅力吧。加上一位灵慧的迷妹,老学员成都的,3人成为最后的客户。

而后面的政企导读师公益培训,大概由于场地太敞的原因,学员不聚气,甚至专门在课堂上宣讲,感兴趣的多,仍然一个也没成交。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台湾行的产品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1.任何产品的研发,先找到客户和市场,再设计产品。这个产品卖给谁?他们在哪里?用什么方式跟他们沟通?先搞清楚。

而这次,我们是想当然地设计了产品。内容很丰富,太多干货,但到底是上课拿证?还是参访?还是自由行?究竟要解决客户什么痛点问题?客户画像不清晰,面面俱到,却无针对性。

2.趁状态好,一定马上追单,不要等,不要拖延,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这次,2个交订金的,为什么不直接要全款?有4个想搭伙去的,为什么不马上联络催交钱。只有交了钱,才真正交了心!

后来,由于公司战略确定,并不在游学,加上自己状态不好,更没心思去追单收钱。

3.公司业务繁多,分散精力。几个核心团队伙伴,被大量事务性工作侵占,一天并没有多少时间找客户,盯单。哪里投注时间,哪里就会开花。

4.行程太长。5天到7天合宜,最多9天。

当然,也有收获。硬生生地起来了一个“中国读书会联盟”,为以后灵慧向全国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感知到了作为一个平台,赢利点在哪里。

这就是这次台湾研学的“血泪教训”。也对我们打造下一个商业产品做了很好的警示。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一次台湾研学的反思

2019.4.27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