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路上

2022-04-1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璐_

        2022年4月13日上午,在语文教研员王老师的安排下,于线上参加了河南省基础教研室举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整个讲座分为闫利品老师的示范课《紫藤萝瀑布》和丁亚宏老师解读《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部分。

        观看闫利品老师的示范课,虽然视频有些卡,很多学生的精彩展示听的不够清晰,但是闫老师的课堂设计,也让我获益匪浅。生字词的随文学习处理法,无声无息中学生会了,亦没有占用课堂太多时间;紧扣单元导读内容的导入,朴实无华,却达到了无直接出示目标而让学生有了心中的学习目标;全文朗读、段落朗读、鉴赏朗读,于阅读中学、思、悟,上出了语文课堂独特的魅力;紧扣单元要求比较阅读,设计比较阅读一体会景物特点及寄托的情思,比较阅读二托物言志,将比较阅读的两种主要方法“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让学生不仅掌握,并会迁移运用;必做题与选做题的搭配不置,落实“双减”的政策要求。这样一节充满教师设计智慧的课,更是一节让学生充分学习,真正提升了能力的课。

        如果说闫老师的课堂让我羡慕,那丁亚宏老师结合闫老师的课来解读《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讲座方式,则让我学的更加深刻。《河南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第一次学习,是跟同组的老师一块进行的,一起读了上面的内容,举了一些上课的例子来辨析理解,但是因为能力有限,就犹如对课标的学习一样,局限在了理论上,而找不到落实的路径。而今日的丁老师结合课例的解读,让我学到了很多可操作的方法。

        比如课堂的导入可以不华丽,但一定要自然,要符合学情,要与课堂教学主题内容相符合;比如教学目标不一定要出示出来齐读,但一定是贯穿课堂,心中牢记的;比如教学方式要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比如教学活动可用阅读问题、学习任务推动教学,而不能单纯的用环节切割课堂;比如要重视课堂生成,要有预设,更要敢于直面自己没有预设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作业的设置要多层次、多形式,要积极创新,落实减量提质等等。

        几个小时的学习转眼即逝,但要真正的弄懂吃透,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需要自己不断的尝试和挖掘。语文教学的路上,继续学习,继续深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