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四大阶段和进阶方法》送给爱诗的你
《学诗四大阶段和进阶方法》
作者 : 风雨同心
这些年,看到很多很多的诗词新人,脑一热,写一大堆或是无格无韵,或者只管押韵却无实际内容,或是胡乱拼凑的文字块,然后往各个诗词群里发,争着让点评(看似真诚求教,实际上只是想得到掌声)。如果有谁告诉他诗词不是这么写的,他就会反问你,什么才是真正的诗?说古人也有不合格律的诗啊,古人也有不押韵的诗啊,古人也有让人读不懂的诗啊,等等等等,反正理由一大堆,还说自己要与时俱进,摒弃陈旧观念,创造时代经典。说什么格律是累赘,条条框框是糟糠,写诗词就应该意境为先,率性而为。最经典的借口莫过于搬出曹雪芹《红楼梦》里的对话: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且不谈拗救、折腰、借韵、古今音韵变化等问题。只需想想,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整部红楼梦里为啥还写那么多格律诗词?为啥不借此机会,全写毫无格律,却又有所谓真意趣的诗词呢?
在这里,我只想说,立意是高层次的追求,格律只是基础,没有基础的高层,只是空中楼阁。
比如宋代才女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全诗四句,三句都是合格律要求的,只有第二句出律,因为“鬼雄”二字无可替代。很显然,这才是真正的不以律害意(本绝句失粘,属于特殊格式,被称为“折腰体”)。这和不懂格律,随意写作的所谓不以律害意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我们先要定位,循着方向去努力,虽然到了一定时间,进步会很慢,但是努力是不应该停止的。因为诗词绝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
比如,很多人总说诗词不能凑,要有感而发,我就想说诗词和写字、画画、唱歌等所有事情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练习,哪来的得心应手!必然要经过一段努力,才会有收获,有一定写作基础的有感而发,才会是好的作品。不然全是自鸣得意的句子。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在此略加整理:
一、率性天真期:
最初,不懂格律,的确是有感而发的,这种有感而发的,基本都是只有情,而没有格调。以为字数整齐的排列一下,就是诗词了。或者美其名曰:古风、古体。妄想成为一代古风名家。
殊不知,自唐朝有格律之后,仅以古体成名,且有大量作品留存的诗人,只有王梵志一人(如果还有其他只写古体,且有大量作品传世的诗人,请留言告知,谢谢!)。其他诗人,要么是在格律诗词之外,偶尔写写破格诗词,要么只有几首古体作品流传。
二、入门期:
然后,接触了格律,为了合格律,感觉好句子都不能用,合格律的又都是各种凑。
经过不懈的努力,格律渐渐得心应手了,突然发现有些时候,脱口而出的句子就是合格律的。
第二阶段的道路有长有短,有的人一个月就学会了,有的人学了几年也没搞懂,这没有捷径,只能看自我修行了。如果退缩了,回到第一阶段。如果成功了,进入第三阶段。想要快速进阶,不妨看看诗词轩公号提供的讲义,有文字版的,也有视频版的。
三、进阶期:
当格律纯熟了,却又突然发现光格律对了,也不能算是一首真正的诗,诗词是讲究章法结构的。
为了运用章法结构,好不容易的格律上的得心应手,又成了各种凑。
熟练了章法格律,发现还得有炼字。
熟练了炼字,发现还得有立意,有意境,为了掌握及运用,又开始了各种凑。
章法熟练后,还有手法,拟人、比喻、通感、倒装……
遣词造句真的有难度哦!
又发现,一首好诗词需要有好的立意,为了这个立意,我们要创造意境。
又发现,要想写好一首诗,有时还得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科学,不能面面俱到,至少要懂一些学科常识,不然写出来的作品很容易闹笑话,看似精美的诗句,时常违背客观常理,经不起推敲。
第三阶段的道路就更漫长了,几年,甚至穷极一生,都是正常的。在此期间,也可以结合诗词轩公号每周更新的(读写杂谈),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四、返璞归真期:
好不容易有了一定的底子,突然又发现了,不能总顺着古人或者别人的思想走,不能老用古人或者别人用过的词,写诗词要既有新意又有诗意。这个时候才懂得,意境贵真实,情感贵质朴。
我只看到了四阶段,也许还有五六七八……阶段。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整个过程,就会发现,刚开始时,只是一个小圆点,随着学习的深入,圆点扩大,随着圆点扩大,触及面越来越广,无怪乎宋朝诗人陆游会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
至此才发现,古人貌似随口一句,其实是包含了各种学问在内的返璞归真。根本不是简简单单的,随口说说的有感而发!
这个第四阶段的返璞归真,和第一阶段的率性天真是源同质不同的。
然而,很多新人只看到了古人的返璞归真,忽略了中间的所有过程,直接把古人的返璞归真和自己的率性天真画上了等号。
所以,学习之路是很漫长的,真的想写好诗词,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个人认为,以下的四学四忘是必须的:
1.先学格律,再忘格律。
学格律是为了跨进格律诗这个门槛,而忘格律是为了不受制于格律。忘格律的最高境界就是普通的一句话也是合格律要求的,没有为了合格律而硬凑的痕迹。
2.先学章法,再忘记章法。
学习章法是为了了解并掌握诗词的起承转合,而忘章法是为了不局限于起承转合。忘章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全诗浑然一体,条理清晰,即便不符合常规的起承转合要求,也是毫无断裂,更无拼凑感。
3.先学习修辞手法,再忘记手法。
学习手法是为了掌握诗性语言,为了凝练句子,我们要使用缩略、对偶、借代等手法。为了更加形象动人,我们要使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新人作品中,用的最多的就是铺陈直赋,一杆见底,用写报告的方法写诗词)用了多种手法的句子更具诗词魅力,诗性语言,大多源于手法运用。忘记手法是为了不让诗词充满了造作,就像模具里制造出来的。忘手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句子流畅自然,却又诗味盎然。
大部分初学诗友,基本上都停留在直赋手法上,这种铺陈直述的写作方法,适合写白话文,用于诗词,如果没有十分诚挚的情感,是很难打动人的。少数诗友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至于借代、通感、倒装等,几乎没有人使用。
4.先炼字,再忘炼字。
学习炼字是为了让全诗有眼,有能让人叫好的句子。而忘炼字,是为了减少塑造痕迹。忘炼字的最高境界就是该字在全诗中是经典所在,恰如其分,不是刻意安插,却是自然而又重要。
一关一关攻克,等这几关过了,就是寻找独特的角度,不是人云亦云。我有我的思想,我有我的角度,我更有我的文字。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学了,为啥还要忘记。既然还得忘记,不如不要学了。
这里,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无招胜有招”。所谓的无招,并不是真的无招,而是建立在有招的基础上的一种超越,是在融会贯通之后的无形幻化。如果我们停留在有招阶段,那就是学习模仿阶段,这个阶段是很难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的。只有经过融会贯通,无形幻化后,才有可能形成看似无招的独特风格。
再次强调,这无形幻化的无招和不学无术的无招,初看虽然很像,但是,却是有本质区别的哦。
再说说心态,学习期间,心态是很重要的,如果很随意,某个字出律了,安慰自己可以意境为先。或者,有啥写啥,字凑满就可以了,安慰自己,我就是自愉,无所谓别人能不能看懂。或者对自己说,古人的时代结束了,现代人就该大胆创新。
如果有这种想法,写十年基本都是不会有啥进步的。
一首诗写好,我们应当以读者的身份去审视,作为旁观者,看到了什么?而不是自以为是,总感觉别人看不懂,是别人能力不够,而是应该想想,自己遣词造句有没有过关。
为什么没有过关?一首诗,除了典故和含有特殊用意的文字,还有其他还需要解释的文字,本身就说明存在了一定的问题。现代人写诗词,是不需要译文的。
看不懂,不外乎两种可能,一是对方能力不够,二是自己能力不够。先不管对方,想想自己,你看唐诗三百首,如果不看译文,你有半数以上是看不懂的,那就说明你读诗词太少了,还没懂得啥叫诗词语言,这也就不怪为啥别人读不懂你的诗了,因为你没用诗词语言来写诗词。
最后一点,我们要怀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去努力学习,要有反复推敲的耐心,还要多想想“一句三年得”背后,所耗费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