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育杂谈健康&养生

成年中期的自杀

2018-07-19  本文已影响3人  吴益军子

成年中期,时间跨度是比较长的,它跨越了35-64岁之间的漫长岁月。如何理解这一时期的自杀呢?我们得考察一下,人们在这一时期可能经历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又会造成什么重要影响。

生物危险因素


在成年中期,自杀行为的两项生物危险因素是,女性的停经和男性的更年期。

停经的生理表现以及对身体的影响因人而异。有些女性几乎没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而有些女性则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比如说,头疼、盗汗、失眠、面孔发烧、情绪波动、容易被激惹、短时失去记忆……

还有就是,大多数女性,性欲会有明显的下降。此外,由于阴道萎缩、阴道干燥,性交会有疼痛感,一些女性拒绝性生活了。不过,有少数女性会出现性欲增强或亢进的现象,这被称为「第二次蜜月」。

性欲的改变可能引起嫉妒妄想,一些女性怀疑、跟踪丈夫,会闹出一些矛盾。

在停经期间,有些女性会补充雌性激素帮助减轻停经的症状。麻烦的是,雌性激素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减轻停经的症状;另一方面,它可能增加患乳腺癌和子宫癌的危险性。

虽说服用小剂量的第二激素和孕酮(又称黄体酮),可以降低这样的危险性,但这些药物,可能引起与经前期综合征相似的心烦意乱和易怒,并削弱雌性激素对冠状动脉的保护作用。

另外,停经和更年期的到来,意味着人也就快老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青春和活力——怕是要失去了。这些损失,对自尊的打击太大了,就可能会使一些人感到焦虑、自卑和抑郁。

比如说,我就常常看到一些中年人,痛苦地抱怨他们的体力不允许他们像年轻时一样,纵情地工作和娱乐;他们抱怨的还有体态的变化,以及性吸引力的减弱。

对那些特别看重自己的体力和外表、把自尊建于其上的人来说,人到中年时容易产生失落感,造成自我认同危机,就很难应对这一阶段所经历的一系列损失了。

心理危险因素


关于成年中期的研究,很多是在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发挥。

「中年危机」的概念已经广为人知了。支持这一概念的最著名的研究是由Levinson及其同事完成的。在研究了40个35-45岁的蓝领和白领男性后,Levinson发现了一些特别的发展阶段,他称之为「男性生命的季节」。Levinson指出,每一个季节既包括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包括过渡阶段(大约持续5年时间),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阶段交替运动。

当完成了适当的发展任务,追求适当目标的时候,就会出现相对较长的稳定阶段。当思考正在追求的人生目标,并对目标产生疑问的时候,过渡阶段就出现了。

Levinson发现,在他所研究的男性当中,80%的人说过渡阶段出现在40-45岁,他们觉得这几年是充满压力的,常常感到灰心、失望,因为没有完全实现年轻时的梦想,而且「老了」的感觉越来越强烈,第一次意识到死亡与自己如此接近。

不过,许多发展心理学家并不同意中年危机模式。他们认为,个人以可预测的、有秩序的方式经过人生的各个阶段,并没有突然的、骚乱的过渡期。在他们看来,人们在各个发展阶段所经历的困难,是个人人格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些发展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

虽然有关成年中期连续性和变化性的问题争论不休,但成年中期的主要任务,专家学者是有共识的——在面临多种需要和经受多种损失的情形下,保持繁衍性。Peck提出的成年中期的几项发展任务,也有助于我们对「繁衍性」的理解。

一是,从看重体力转向看重智慧。要知道,在身体上,成年中期多半会出现难以掩饰的衰退,比如说,秃顶、白发、皱纹……。一般来讲,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魅力都会减弱的,速度、力量和耐力也都会下降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注意力,从其外表、体力和身体的功能运作方面,转移到认知的成长和发展方面来,那么他在中年时期,就可能是调节良好的。相比,那些以体力来衡量自己、认为体力是最重要的、以体力作为应对生活主要工具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和体力的下降,将陷入抑郁、痛苦和不幸中。

二是,从精力投入贫乏转向精力投入弹性。精力投入贫乏,是由缺少或者根本没有有意义的关系所引起的一种状态;精力投入弹性指的是,在旧关系消失时建立新关系的能力——人们在步入成年中期之后,免不了要放弃许多重要的个人关系。

一些健康、多产的中年人,有大量的与人接触的机会,他们有能力应对那些难以回避的损失并建立新的关系,更可能保持乐观与繁衍。与之相对应的是,那些不能应对这些损失的中年人,将倾向于人际关系贫乏,表现出「停滞」和自我关注,从而增大了自杀的可能性。

三是,从思维刚性转向思维灵活性。人到中年最大的危险之一是,思想变得越来越刻板。为了继续成长并保持繁衍性,中年人必须避免对世界的刻板认识,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事实证明,非此即彼的刻板思维方式是自杀的危险因素。

社会危险因素


成年中期自杀的社会危险因素,比如成年中期的一些损失,特别是人际关系上的损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首先,人到中年,要经历一种变化——频繁地遭遇死亡。对一些人而言,在中年以前,对死亡还是很陌生的,可到了中年,死亡一次又一次的光临,成了生活中常客了。

比如说,许多人在成年中期要经历父母的死亡。父母的死亡使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下一代的自己,过不了太久也会死的。

同龄人的死亡也是对中年人的无情提醒和冲击。这个年纪的人,可能因为生活习惯,染上致命的疾病而死亡,比如说,肺癌。

有些人到了中年,孩子没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迫使他们思考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成年中期的另一项损失是,父母角色的消失。到了成年中期,孩子也就长大成人,要离开家庭了。对一些人而言,失去父母角色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引起焦虑和压力。

有研究发现,这一系列「退场事件」常常与中年人的自杀行为有关;与其他人相比,自杀的中年人,更可能在最近经历了离婚、失去父母、失去朋友或者子女离开家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自杀的中年人,更可能是独自生活,或只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缺少知心的异性朋友。

自杀特征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35-44岁这一时期,男性自杀率略有上升,而女性自杀率显著下降,带动总自杀率下降;从45-64岁开始,男性自杀率、女性自杀率和总自杀率都缓慢上升;在60岁左右,女性自杀率开始逐渐低于男性自杀率。

从某种角度来讲,大多数中年人的脑子里有程度不同的自杀意念。

也就是说,在成年生活的一个或者多个阶段,大多数人考虑过自杀,把自杀作为一种选择。另一方面,中年人大多听说过或者亲眼看到过试图自杀的人或者自杀身亡的人。

因此,与年轻人不同的是,中年人大多有一些与自杀有关的经历。

危机干预


卡尔·门林格尔在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理论的基础上,对自杀行为的防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门林格尔将自杀分为「慢性自杀」(比如禁欲、酒精依赖、神经症等)、「局部自杀」(比如自我伤害、蓄意制造的事故等)和「器质性自杀」(主要指身体疾病引起的自杀)。显然,这三种自杀形式,都是生与死之间的博弈与对抗,是建设性和破坏性之间的某种妥协和认同。

在门林格尔看来,自杀并非不可控制。他提出防治自杀的三个原则:一是,减少攻击性因素;二是,减少自我惩罚的因素;三是,增加爱欲的因素。

他认为,防治自杀的最好办法是,增加爱欲的因素。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可以学会怎样去爱人(他人和自己),通过爱和奉献行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与崇高,心中就可以拥有一片广阔的生存空间。

想想也是,这样一来,哪里还有杀死自己的必要呢?

(资料来源:《自杀:理解与应对》,库少雄著;《人对抗自己——自杀心理研究》,卡尔·门林格尔著;《自杀研究》,李建军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