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传》之沈千运
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
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退当弃捐,贫贱招毁讟。
栖栖去人世,屯踬日穷迫。不如守田园,岁晏望丰熟。
壮年失宜尽,老大无筋力。始觉前计非,将贻后生福。
童儿新学稼,少女未能织。顾此烦知己,终日求衣食。
从沈千运这个名字我们至少可以怀疑取名能带来好运气,否则人家老沈不会发愤学习而终无法获取功名,可以说沈千运这人,一辈子不是考试,就是奔波在去考试的路上,一直考到五十多岁,一次也没有中。史家将其考不中归咎于奸臣当道,阻塞仕人之路所致。在老夫看来,这就太扯了。吾读沈千运的诗(其所留下的诗并不多,查来查去,仅剩五首),感觉其资质平平,以上这首感怀诗是其最高成就的代表作,也不过尔尔。
沈千运家境贫寒,而自己又努力学习,却终不能有所成就,这或许是隋朝科举以来,第一个被科举“毒害”了一生的人吧。沈与高适是好朋友,经常有唱和的诗,沈也还有一些当官的朋友,估计这些当官的朋友也都想过办法,帮他弄过一官半职的,但终究没有当上官,是否朋友没有真花力气帮他,还是他自己真扶不上墙,这就真不好说了。
沈千运生前虽然一直在榜下行走,后隐居山林,而死后却极哀荣。据说唐肃宗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本着野无遗贤的原则,立即备了厚礼,派人去请,结果斯人已没,徒留千载余情,呵呵。不由不让我想起李义山的诗: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从沈千运身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寒门真的很难出贵子。在求仕求官的路上,自知之明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以想象,象沈千运这种,用一辈子的努力证明了一件事: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读书做官这条路。我真为沈千运的家人,子女感到悲伤。
《唐才子传》这样描述沈千运:
千运,吴兴人。工旧体诗,气格高古,当时士流,皆敬慕之,号为"沈四山人"。天宝中,数应举不第,时年齿已迈,遨游襄、邓间,干谒名公。来濮上,感怀赋诗曰:"圣朝优贤良,草泽无遗族。人生各有命,在余胡不淑。一生但区区,五十无寸禄。衰落当捐弃,贫贱招谤讟。"其时多艰,自知屯蹇,遂浩然有归欤之志,赋诗曰:"栖隐无别事,所愿离风尘,不来城邑游,礼乐拘束人。"又曰:"如何巢与由,天子不得臣。"遂释志,还山中别业。尝曰:"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有薄田园,儿稼女织,偃仰今古,自足此生。谁能作小吏,走风尘下乎"高适赋《还山吟》赠行曰:"还山吟,天高日暮寒山深。送君还山识君心,人生老大须恣意。看君解作一生事,山间偃仰无不至。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卖药囊中应有钱,还山服药又长年。白云劝尽杯中物,明月相随何处眠。眠时忆同醒时意,梦魂可以相周旋。"肃宗议备礼征致,会卒而罢。有诗传世。
把《唐才子传》里面的人物重新搬出来,能够让大家重新认识他们,本以为是一件快乐的事,却没有想到,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悲剧似的人,如开篇的王绩,如二卷的孟浩然,王昌龄...... 杜二尚能在感慨里发出牢骚: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而象沈千运这种人,一生下来,父母就给其取了一个寄托全家甚至整个家族愿望的名字。而结果却是屡试不中,到了垂暮之年,还只能隐居深山,直到在寂寂无名中死去,悲乎。
作为男子汉,上不足以事父母,下不足以蓄妻子,皓首穷经却又一无所成,此足以警后世。龚自珍说过: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诚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