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包容沟通 不仅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2020-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李超越kelly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话如今听来,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试图用自己的人生经验,提醒孩子少走弯路,是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
《傅雷家书》里,面对出国留学的儿子傅聪,傅雷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内心矛盾不已,想要多说些话,又怕惹他烦;希望他走得更远,又不舍得他远离身边。
他在书信中写:“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为这段全新的关系高兴不已。也因此,他在信中和孩子无话不谈。1956年,傅聪第一次回国,两人更是聊了一夜 。
傅聪后来回忆道:“我在家里觉睡得很少,跟家里人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跟我爸爸,简直是促膝长谈呵!整晚谈的是各种各样的题材,音乐上的,哲学上的,真是谈不完!”
很多时候,我们与父母的矛盾都来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的观念差异。这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沟通是多么困难,但又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在用自己成长过程中接受的知识、经验来理解世界。
我们有时不能理解父母的一些观念做法,等到年纪渐渐增长,自己成长为更独立、更成熟的人后,也容易将自己认为的好意施加给他们。
然而尽管观念不同,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我们一生中最亲近的人,他们也时常会在我们的成长路上,根据我们的需求而予以帮助,并努力试图跟着时代,不至于被拉得太远。
也许,彼此理解、包容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但至少,需要有个人最先推开沟通的那道门。
摘自为你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