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远庖厨

2017-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远望当可归

        齐宣王见到大殿前有一头待宰用来献祭的牛,他不忍心,说不要杀它吧。下人就问,那不祭祀了吗?然后齐宣王说,怎么能不祭祀呢?用羊来代替牛吧。孟子知道后问他,既然是可怜牛无辜而被杀,那么杀一只同样无辜的羊又什么区别呢?宣王回答不出来。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的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这样就可以了。因为您当时只是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君子正是这样,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是故君子远庖厨。

        几千年前的孟子是伟大的,也是透彻的,他在那时就明白,这种不忍心却又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本质上是一种伪善。但是他并没有批判这种伪善,他告诉齐宣王“君子远庖厨”,其实就是知道这个道德问题根本无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想它。

        这正如法律一样,我们享受着法制建设带来的安静祥和,但却没有去想这些法治进步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惨痛的犯罪案例,而案例的背后又是更多的受害者以及他们的家庭。

        在宏观的人类整体和微观的个体案例中,人类常常会站在不同的立场。人们都希望法制建设为社会营造稳定安宁的局面,所以也就希望所有犯了罪的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但如果犯罪的人是我们身边的人时,我们内心深处的那种恻隐之心又会发挥作用。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法律的存在是好的,所以只好把仇恨转移到案件中的执法者身上。毕竟仇恨执法者比仇恨法律要现实的多。

        当法官在对犯罪嫌疑人宣判有期徒刑甚至是死刑时,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他是在亲口告诉面前的的那个人,你被剥夺了自由,你被剥夺了生命。我希望法官在宣读判决书时都是麻木不仁的,虽然不能改变宣判的结果,但至少能让自己的心好受一些。

         世间存在罪恶,但法律没有办法完全清除,这究竟是谁的错?

         真正的始作俑者似乎是法律本身。我们的法律不够完美,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不能让一切犯罪的行为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不能保护每一个人使其不受伤害。

         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能意识到法治进步残酷的另一面,已经是不容易了,毕竟我们只是人而不是神。

        我们的社会在一直进步,但是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仍然无能为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