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
时间:2024-6-24
读书人:郭艳利
主 题: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
收 获:
儿童是脆弱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天才不容易出现,不是天才太少,是因为天才太容易被扼杀。
例1:
孩子拿着一块石头,对妈妈说这像一条鱼。妈妈不屑地一看把它扔掉。
家长不知道,自己这一个动作一句话,如同他在幼苗之上的一只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把孩子的天赋扼杀在萌芽时。
例2
小男孩痴迷的喜欢汽车,妈妈全部藏起来。
家长和老师在理论上一定认可"孩子和孩子不一样",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尊重,可是面对一个具体的孩子时,不一样,就是问题,令人担忧,尤其孩子的爱好和学习冲突,或和他们固有的一些观念冲突的时候,他们更会简单的判定其为一种缺点,是不良爱好,甚至有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被改造。
不经意的损害,往往就是从剥夺孩子手中的一件玩具开始,这就是为什么牛倌遍地都是,牛顿凤毛麟角。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自然给予的特殊密码出生的,自然给你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同时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种天赋。这种"上帝的恩赐"犹如种子,蕴藏着表达潜能,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看外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很多人习惯宏大的谈教育,哪怕是面对非常个人化的一些教育世界,也要问责到社会、体制、政策上来。其实。,教育的成败常常在生活细节中,正是家长和老师一些小动作,划分出来孩子才能和命运的不同档次。
例3
老师反映他上幼儿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回家后用牙签扎豆子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要求每天练习,扎不玩不许吃饭,连续练习三个月。
幼儿园的错误教学和负面评价已非常损害孩子的智力、自尊和自信,家长又不动脑子,胡乱作为,雪上加霜,想当然地用扎豆子,这样歪门邪道的招数来训练孩子,可以肯定的是,扎黄豆达不到锻炼孩子注意力的目的,这样做,培养一个智力和心理的双料傻瓜道行有可能。
培养孩子专注力,这是个伪问题。注意力不需要培养,越培养月涣散。不打扰就是最好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取决于孩子对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是否感兴趣,心理学能解释注意力现象,但没有谁说可以培养。
胡乱评价孩子,随意改造孩子,这是教育中的蠢行。
例4
小时候智商特别高的一个孩子,最后在老师和家长的合力下,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问题少年。
这种天才变庸才的事,时刻发生着,发生的悄无声息,平常又平静,以至于许多人根本意识不到,他如何起始如何存在如何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仅仅在学校受的压抑,回家能有自由和放松,也还不错。童年尚有栖息之地。
现在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了,对孩子的教育意识普遍增强,但教育水平并不见得同步增长。这些"用心"的家长,他们的强势更努力,把天赋很好的孩子培养成笨蛋、抑郁症患者和神经病。在这些极端的个案上,几乎可以百分之百的观察到家长的错误。并不是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目标不妥,大部分家长其实都有一个很合理的培养目标,他们要培养的牛顿可以平凡,但至少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这样一个目标,本来可以很容易实现,只是,由于他们在处理较为小问题时都有不妥,持续不断地小错叠加起来,最终形成一个损害孩子基本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大错,使这个小目标也难以实现。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这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做到这一点并非难事,高下就在一念之间,以"无痕"的教育之法,达到"有迹"教育之效。理解这一点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有时是一座遥不见顶的山的高度,距离有多远,这取决于家长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学习,愿意反思和检讨自己。把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体现在对孩子的管理中,其实非常简单,不过是需要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①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虽然没有哪个家长,会承认自己有培养完美小孩的想法,事实上太多的人在做着这样的一件事。
要想培养一个尽可能如意的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一些不如意的行为,凡有冲突,必有伤害,放下改造思想,才可避免把牛顿修改成牛倌。
②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例:孩子喜欢穿珠子
孩子有可能成为珠宝设计大师,成为中国的可可的香奈儿。
我说:孩子有一种爱好,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为什么要制止呢?你希望孩子学习好,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希望她长大后有不错的工作,有好的前途吗: 为什么潜意识中一-定要把她的将来定位为一一个像你样的白领, 而没想她有可能成为珠宝设计大师,成为中国的可可香奈儿呢?
大千世界丰富多彩,人的爱好也五花八门。五个人喜欢什么,醉心于什么,会受天赋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微妙得令人不可捉摸。但在爱好的问题上,有一点总是相同的:爱好就是天才。可以说,一个人对某件事痴迷有多深,天才就有多高。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强烈爱好”是上帝对些人的偏爱,是给予其特殊的关照。而童年由于较少受到外界功名利禄的影响,偏爱的痕迹会表现得更足,更容易被人识别,所以更需要被珍惜。而且,爱好并非一定会和功课冲突,做好了,反而会成全功课。
我给这位家长的建议是,帮孩子找一些和饰品设计相关的资料,从简单的图册开始,让孩子了解配饰设计的基本情况,读著名设计师的故事,了解世界各国的设计文化,带孩子去参观珠宝展,顺便旅游,进而认识世界地理、世界各地的习俗、宗教、传统等...衍生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孩子读过这么多书,了解这么多常识,走过这么多地方,再反过来学功课,岂是一件难事?不管她将来是否从事珠宝首饰设计,都会是一个优秀的人才。这位家长肯定背诵过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生活中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油查文化程度偏高的父母总体上肯定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有时也会陷入偏见或思维定势中,最典型的是经常会有意无意地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人生,这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束缚他的发展,使其“泯然众人矣”。家长希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就不要让儿童放弃自己的兴趣以服从家长安排,这一点在大事件小事件上基本都适 用。教育家A. s.尼尔说,那些对功课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象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爱默生说过:如果一个人不屈不挠的坚持自己的才能,并且一直坚持,那整个世界就是他的。他们说的,不正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那句行行出状元的古话吗?
③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与专横。
这一点和前面两条有直接的相关性,要做到不求完美,给孩子自由发展空间,父母首先要自问,我是否对孩子太严厉? 严苛的家教总是暗示着家长超强的控制力,这可以让一个孩子获得世俗意义上成功,或者也可能留一点点空间,让孩子的某种才华像砖缝中的小草样艰难地挺拔出来,但他对一个生命的压抑的是确走无疑的,例如写出《变形记》等名作的奧地利作家卡夫卡,他的父亲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虽然殳能阻止他文学才华的流露,却令他的整个人生和生命灰暗不堪。
在家庭生活中,相比“严格要求”,我认为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尤其对于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才能越容易显露。被处处监督和规范的孩子才更容易流于平庸,甚至堕落。严格管教的背后就是心理受阻,法官型父母最容易培养囚徒型孩子。我们是要一个健康快乐的清洁工,还是要--个学富五车的神经病?这是值得思考的。
当然,儿童的潜能并非脆弱得不堪击,它常常有一一种顽强的力量。事实证明,在家长或教师两方面,只要有一方能为孩子提供良性引导,孩子的潜能往往就不至于被磨灭,甚至有可能被刺激得更有张力。我们从很多杰出科学家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传记材料中总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赋,至少需要这样的条件要么有懂他的家长,要么遇到理解他的老师。人生只要获担一种幸运,“牛顿”就不会成为“牛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