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求的,是他人的无所谓
在《论语》中,孔子称赞颜回即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不改其乐,很有贤德。他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追求不在一日三餐,不在豪宅大厦,与世俗常人所不同。那么,在世界上活着,追求却与大多数人不一样,这个不一样的人会被大多数人怎么看待呢?疯子、傻子、神经病?各种评价都有可能,或者人们会因为忙于生计没有心情评价这个追求有点不一样的人。
在贾平凹的《带灯》一书的推荐语中,有这么一句“在浊世中求索光明的灵魂。”如果不改其乐的颜回追求的不是光明,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追求光明的人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
带灯镇上综治委的头头,整日费尽心思地帮镇上人化解矛盾,解决生活困难。在马副镇长待人到一户生活困难的老人家中收税时,带灯站了出来,替老人说话,后来马副镇长也听了带灯的话,少收税。
身在官场,却敢直言劝诫上级的行为,这在其他人看来不就是白痴、不想往高处怕了吗?
在竹子和带灯两人的交心中,竹子清楚地表达了她对带灯的想法:身在官场,不想往上升,去省城和大领导搞好关系。也不像想在樱镇上扎根的人,与其他部门的同事没有多少来往。回家后也是自顾自地看着电视,不想其他农户,天黑就上炕。
在竹子看来,带灯面临的选择只有两个,可是她哪一个都不选,显得有点特立独行,一点也不担心会被不怀好意的人针对,从而离职。对功名利禄的看淡,是带灯远离世俗,自由自在生活的缘由。
其实,作为综治办主任的带灯,加上他有一个认的镇长弟弟,要升迁是非常有可能的,但是她却没有用私人关系为自己谋利,让私人关系永远也沾染不上半点利益的灰尘。带灯不仅仅把小镇上的关系保持得非常好,甚至对远在省城的元天亮也没有企图。
元天亮是从镇上走出去的省城大领导,带灯也只是听过他,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写在心中向元天亮倾诉,不论对方是否回信,有什么反应。
带灯在书中,就像一只黑夜中的萤火虫,在充斥着各种欲望的环境中,还保持着无欲无求的态度。保持着最本真的善良,在开展综治办的工作时,真真正正地寻找公民与政府的利益共同点,再次基础上开展工作。
颜回和带灯一样,都是与世俗普遍的功名利禄价值观不同的人,但他们都能从中找到乐趣,并且以此为乐。
每个人因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喜欢不一样的东西,这就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单纯地从个人来讲,爱好、兴趣部分对错,因为这由个人经历所决定,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爱好、追求的差异,应该尽可能地包容,这也意味着对别人过去的接纳。
因为每个人的过去都各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所以最后会造成每个人的信念、追求、爱好千差万别,但差别并不是反对的理由。
无戒365极限写作训练营04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