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散文

散文:歌声飘过五十年

2020-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曹会智1965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公司正在筹办文化节,其中有大合唱节目,我又一次看到公司几个合唱队忙着排练的热闹场面,听到了《歌唱祖国》、《黄河大合唱》等熟悉的歌声。

美妙的歌声都会有一种特殊的魔力。当音乐响起,那熟悉的旋律和歌词敲击你的耳膜时,会把你瞬间拉回到从前,仿佛时光倒流,让你回忆起当年唱歌时的点点滴滴,激起你对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满满回忆。

说到唱歌,说到大合唱,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上世纪的1979年。那年,我考上了偃师高中,十四岁,还是一个懵懂少年。我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歌曲是《偃高校歌》和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如今,每每想到这些刻在内心深处的旋律和歌词时,总能想起《偃高校歌》词曲作者张正民老师和吕剑锋老师,还有教我们唱歌的闫丽君同学和杜华同学。“彩霞映红了嵩邙,伊洛河纵情欢唱,和煦的春风,吹遍了原野,青春的热血奔腾在我们胸膛”、“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些歌声会常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余音绕梁不绝,陪伴着我的成长。

在偃师高中学习三年期间,还有两首歌曲也让我无法忘记。其中一首是郑绪岚演唱的《牧羊曲》,另一首就是谷建芬老师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如果说《牧羊曲》是因为电影《少林寺》红极一时而广为传播的话,那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心声,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如今,二十年早已过去,我们已经看到祖国的繁荣昌盛,我们这些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是否可以问心无愧了呢?

1982年,我考取洛阳工学院。当年八月底入学的时候,我看到了学院花坛里的鸡冠花开得正盛。那年,我们系里大合唱的歌曲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我们一起在南院大食堂里引吭高歌“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徐争游老师雄姿英发的指挥。

在八十年代初的大学校园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港台歌曲和外国歌曲也涌了进来,与内地歌曲一起流行,进而缤纷多彩。《三月里的小雨》、《校园的小路》、《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的小路》、《拉网小调》、《外婆的澎湖湾》、《红河谷》、《我的中国心》等,常常响起在同学们的嘴里,伴随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1986年夏季,我大学毕业时,被分配到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工作。在参加工作后的这几十年里,我参加过厂里的很多次大合唱,其中《咱们工人有力量》是我们唱的最多的一首经典老歌,而我总能记得我们合唱队的指挥奚开元师傅和领唱吕立。

公司职工合唱队的排练,其实很不容易,因为队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全部聚齐,所以排好的队伍,总会有空位,而且,队员们的唱歌水平参差不齐,更难为了指挥,他只能一遍一遍地练习,一句一句地纠正。合唱队的指挥,如果没有真本事,他是不能发现哪个位置哪个队员跑调的,并且如果指挥者没有足够的威望和耐心,也不可能把我们这些业余合唱队员凝聚在一起,变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合唱队。所以,我总以为,一个职工合唱队的灵魂就是合唱队的指挥。舞台上,合唱队的指挥舞动指挥棒,指挥着乐队,指挥着一大群合唱队员,把歌曲完美地演绎出来,就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是值得人们尊敬的艺术家。奚开元师傅就是一拖集团公司职工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我和奚师傅曾经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知道他是哈尔滨人,学校毕业后,他从冰城来到洛阳,是支援一拖建设的第一批人。而吕立是厂里的一名机修工,他非常上进,坚持自学,曾经找我辅导过数学,他比我大几岁,但他是公司里唯一一个一直坚持喊我曹老师的人。后来,不管我的工作岗位如何变动,他都一直这样叫我,外人莫名其妙。后来我还得知,吕立的女儿和我的女儿是同班同学,这就是一种极大的缘分了。

我清晰地记得,当年我们第一发动机厂的革命歌曲大联唱节目练得炉火纯青,每当一段新歌响起,总能引起观众潮水般的掌声。所以,这个合唱节目不但在集团公司文艺汇演中折桂,还代表集团公司参加了洛阳市的汇报演出。

汇报演出的那天晚上,我们在洛阳市六一二俱乐部候场,有幸在后台近距离见到豫剧《朝阳沟》的几位著名演员,有幸和艺术家们一起同台演出。只是我们忙于准备合唱节目,很是紧张,没能坐在台下欣赏他们的经典唱腔。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那年,我在一拖集团公司物流中心工作期间,参加过《同一首歌》的大合唱。记得我们的男领队特别细致。我们彩排后要吃饭,他就站在队伍前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吃饭时候要注意,别把化好的妆弄掉了,别把菜汤洒在新买的演出服上。我旁边的队友看到他张嘴,就低声笑他说:“又来了,老一套,我耳朵都听出老茧了”,说得我们都抿嘴暗笑。不过现在想来,那是我们领队的高度敬业。

再后来,我不但参加了大合唱,也组织过一些大合唱,其中的操心忙碌体验就更多,不过也有很多的快乐。

其实,在我上小学时,老师也教我们唱过《学习雷锋好榜样》、《红星照我去战斗》、《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社员都是向阳花》等歌曲,特别是马火栓老师用脚踏风琴为我们伴奏,让我特别崇拜。当年,学校里的流行歌曲还有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里李玉和的唱段“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李铁梅的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早在村里上育红班里时,我也听过大姐姐们边舞边唱毛主席的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些记忆,虽已年代久远,有些模糊,但仔细想来,却已经定格成脑海里的一幅幅画面和片段。不过岁月无情,这一晃,已经半个世纪过去了。

今年是庚子年,注定不平凡。取得新冠肺炎抗疫决定性胜利的中国,中秋国庆喜相逢,真的是举国欢庆,很多人出行,全国各大景点游人如织。在国庆节小长假里,我在电视荧屏上看到武汉火车站里《我的祖国》的快闪合唱,禁不住跟着哼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这个合唱的时候,当各种画面不断交换的时候,我看到大家脸庞上的灿烂笑容和眼睛里的无限深情,也被深深地感染,竟然禁不住热泪盈眶。

谁不爱自己的祖国,谁不爱自己的母亲?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的歌曲,打着时代的烙印。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记忆,历久弥新。而一首大合唱,就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这些被勾起的回忆,总藏着许多的美好。

世事沧桑,花开总有花落时,人也有生老病死。这两年,当我惊闻吕立英年早逝时,让我唏嘘不已,内心特别地伤感。

岁月如歌,歌声飘过五十年。抬望眼,看今朝,我们生活在这个火热的时代,已经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十四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篇章,这是多么铿锵有力而且无与伦比的史诗般旋律,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大合唱,又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又怎能不让我们放声歌唱呢?未来可期,在今后更精彩的日子里纵情放歌,我们一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