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深情而诗意地活着
今天让学生阅读王禹偁的一首《村行》和一篇《黄冈竹楼记》,是期末复习给他们补充的诗文。
知人论诗,知情论文。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王禹偁其人。
王禹偁,北宋初文学家,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现实。政治上主张改革,又刚直敢言,因此屡受贬谪。
《村行》诗云:
马行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公元991年,王禹偁因得罪了宋太宗,被贬官商州。《村行》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诗人即便被贬,政治上失意,也能陶醉于美好的山野美景中,信马由缰,悠然行来,他的眼是能够看得斑斓色彩的眼,“菊初黄”、“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黄的,红的,白的,交相辉映,极其唯美,简直就是视觉盛宴。
没有一双能欣赏得了美景的眼睛,没有一颗爱美又能感受得了美的心灵,一切色彩又怎么会由内而外的入得了眼?那只会良辰美景奈何天,如同虚设罢了。
他的耳是能够听得万壑秋声的耳, 他的鼻是能够闻得荞麦花香的鼻。所以归根究底,一切可看可听可闻之物,皆是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在那样凉薄的世界里能够深情地活着。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黄冈竹楼记》文曰: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新旧岁之交,即除夕,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黄冈竹楼记》写于作者被贬黄冈期间,以竹楼为核心,先记叙黄冈多竹,可以用来代替陶瓦,且价廉工省。继而描写在竹楼上可观山水、听急雨、赏密雪、鼓琴、咏诗、下棋、投壶,极尽人间之享乐;亦可手执书卷,焚香默坐,赏景、饮酒、品茶、送日、迎月,尽得谪居的胜概。
如果执着于被贬的痛苦情绪中难以自拔,就会失去诸多闲情逸趣和诗意生活。作者能够随遇而安,抛却名利,就多了听自然之声的清韵雅趣,多了竹楼远眺的风帆沙鸟、烟云竹树,多了和好友畅饮品茗后的阑珊醒来,于茶烟消歇后送夕阳迎素月的胜概。虽身处困境,却能过出神仙般的生活。
可是在俗世里,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做到超凡脱俗?只能尽力免俗,过自己想要的诗意生活。无论在《村行》诗里,还是在《黄冈竹楼记》里,乐观豁达如王禹偁,随遇而安如王禹偁,还是不自禁的会勾起思乡情和对前途的迷茫之意。
但是不管怎样,从前人的遭遇和诗文里,还是给了我们很多人生的启发。活着总会有种种的遗憾和不如意,惟愿我们能够努力深情而诗意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