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精神

2021-10-29  本文已影响0人  作家苦旅

丹妮/文

素成泡菜,

还蘸了点酱油。

——《自画像》(许丽丽)

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我就在想多么有趣的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我一定要为她写点什么。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泡菜也是有精神的,同石榴籽的团结精神,花生的有用精神,水稻的谦卑精神无异。可能有人要问,泡菜到底有什么特别的?

平日里,我们接触泡菜,大多是基于它的功能性,拌饭吃,泡菜有提味的作用,吃火锅时吃,泡菜有打油气的作用,我们的餐桌永远离不开它。

可泡菜终究是不大起眼的,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腌制泡菜的能手,工厂里批量生产的泡菜往往只能卖到两三元一袋,餐桌上的泡菜总是由最小的碟子盛放。

可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泡菜却被许丽丽看到,并写入诗中,她将自己比作泡菜,还加入“酱油”着色,这不禁让我想到儿童世界。曾在一所幼儿园里看到孩子们用轮胎孵蛋、泡澡,用垫子玩“蚂蚁搬饼干”。曾听侄女自言自语:姑姑的头发是长长的楼梯,而我的是短的。

我们常说,孩子看重细节,看重游戏的娱乐性,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大人看重结果,看重事物的功能性,往往容易思维固化。我想许丽丽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孩子,让她看到成人世界里的细节,于是泡菜有了“色彩”,看到泡菜颜色的人也就具有一种发现精神。

如果是诗评人,想必会用“诗人的灵性”一言概之,而我却认为看到泡菜色彩背后是由作者的“返璞”情节来支配的,作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始终和自然相接近,她也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去掉装饰后,大人和儿童的世界终究是同一个世界。因而她从未迷失在这个世界,看到了泡菜的色彩,也是大自然缤纷色彩的缩影。

我想多年后,也许我会记不清许丽丽这个名字,忘记她的容颜,但我却永远难忘许丽丽笔下的“泡菜”,难忘泡菜背后朴实无华的“返璞”精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