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真情拾梦园善良相聚

我的写作体会和感悟

2019-06-23  本文已影响33人  杨金社

自以为是个“文学青年”,在年轻的时候,是偶尔写上几篇东西,多数还是科普读物,与文学、文化只能说是沾点边儿。一晃,变成了“老年文学爱好者”。

真正开始学习写作,或者开始练习写作,是从加入几个网上认识的朋友组成的“快乐写作~成长”群开始的,一开始是每天一篇,字数在五百字以上。此后,因为一些同志的工作关系,改为每周三篇,一直坚持到现在,应该是两年多了。

从我退休后开始,也就一年多一点,因为有了大把的时间,就静下心来认真练习写作。

在今年春节期间,开始在简书上日更,到今天是第124天。这应该说,才是我真正的写作“生涯”吧。

从开始写文章,在当地的报纸发表到现在,也是经过了漫长的近四十年。

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没有经验可以告诉你,但却是有一些体会和感悟,可以与你一起来分享。

善于动眼,用眼睛去发现世间的善良与美好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我们这些爱好写作的人来说,要善于用我们的双眼去发现人世间的美好,并用文字把它表现出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那这就是我们写作者的初衷吧。

比如,那天和一位同事一起出去吃饭,在去饭店前,他需要拐回家里,去完成老婆交代的事,征求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啊。我陪他到了他家里,他在忙的时候,我在他家沙发上,看到一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就顺便问了一下,你老婆看完了后,也让我看一下可以吧?他说,我老婆已经看完了,只是她在书里夹带了好多读书笔记,我等她收拾完了给你拿到医院。

同事很负责任,很快就把一套七册给了我,到今天我已经全部读完。在拿到书的当天,我就写了一篇有六百四十多个字的文章,题目叫《治疗自己懒得看书的好方法,借书》,到现在阅读量是661,点赞47个,点评19条。

善于动脑,用大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与目标

有人说,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某个现象,或者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我们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尤其是在想发表议论之前。

我的一位骑友朋友,因为吸烟,得了肺癌,在发现疾病到去世,坚持了十个月。在他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去看他,被病痛折磨的他,不想吃饭,就想睡觉。

在朋友去世后,我们去他家里吊唁,等安葬完朋友后,我想劝劝吸烟的朋友,经过思考,就写了一篇文章《悼念骑友病逝,力劝朋友戒烟》,算是我对这个朋友病逝问题的看法,同时,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明明知道烟草有害健康,还在死命地吸烟,那人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善于动手,用双手去记录身边的点滴与真实

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即使你掌握了游泳的全部技巧,不下水去实践,永远也学不会游泳。

写作也是一样,你看了多少篇关于写作技巧的文章,或者是听了多少场关于写作经验的讲座,如果不去自己动笔写,学了、听了也是枉然。

过去,我写文章是偶尔为之,根本达不到笔耕不缀的境界,所以,文章质量很是一般,投向报纸的稿件,多数都是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了。

我记得李笑来老师,曾经对初学写作者,也说过同样的话,就是要多写,才能提高文章质量。李笑来老师还把自己很多年前写的文章拿出来,让人看,让人比较,以鼓励写作者。老师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现在的我,只要是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是听到的,经过思考,经过去伪存真,经过逻辑分析后,都会把它写出来,变成文字,让多年以后的自己和他人来看看自己当时的想法,也能看看自己当时的写作水平。

上周,朋友公司邀请去他公司参观,随便游览一下黄山和黄山周边的名胜。在三天的参观和游览之余,我写下了六篇与此有关的文章,不但收获了“行万里路”的乐趣,也收获了写作的成果,真的是一举两得。一起参观游览的临汾的一位朋友,很羡慕地说,你的这个写作习惯很好,能把自己的游览感受写出来,也不枉来此一趟。

这就是我写作以来的想法,或者叫感受,我把它毫无保留地写出来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