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评价、定位

2016-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zheung

“到底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

如何获取反馈并适当评价自己?

如果觉得自己不行,那么在否定自己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找一下问题的根源?到底为什么?

接下来要做的是不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上述问题的提出是因为我的一个助理小C想离职。

这个助理人品正直,写材料也可以,交待的工作也能想办法完成,整体来说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11月份的一天,小C突然打电话只说要辞职,没说为啥,当时我的感觉是,这姑娘肯定是闷头儿考上公务员了或者是找到了其他的更好工作,那得赶紧给她办手续啊。到了单位之后,我详细和小C聊了一下她想辞职的事,才得知她就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做律师,不适合的原因是:“1、因为不擅长跟别人沟通;2、觉得自己工作思路不对所以不适合;”我问她一步的工作规划是什么,她说先在家装修,然后再说……这真是个让我目瞪口呆的结果,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致。

我继续和她聊关于工作的问题,我问:你觉得你不行是有人说你不行了么?

她说:没有,我觉得自己不行。

我说:从客户给我的反馈来看,对你还是很信任的,为什么觉得自己不行呢?

她说:我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和人聊天,而且同件事情处理上问是会和其他同事的观点不一致,我觉得别人的对。

谈到这个时候我就想到了开篇列出的问题。我说:你对自己认为的“我不行”是不是只有你自己的“我认为”?有没有其他人说过你不行?

小C说:对,都是我觉得我不适合,不好意思再白拿工资了。

在来单位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小C离职的原因,但没有一条是“我就认为我不行”。

我只好先放下手头的事情给她分析了一下她目前的情况。首先,客户给我的反馈是她工作可以,仔细认真,我在工作中觉得她也基本能够胜任,且写出的材料无需大改,案件思路有小偏差但不是错误,根源就在于“我觉得我不行”。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我不行”的感觉?小C说怕跟客户打电话被客户问住,有好多问题根本没听说过。我说,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解决?你限制不了客户如何提问,那你怎么能做到不被问住?是不是有很多专业书籍可以补强业务水平?小C说不愿意说话,只愿意安静地呆着,觉得我们的工作需要跟大量的客户对接,觉得说话特别累。我说,你有想过可以与别人协作做这项工作吗?小C说,没有。我说,其实我已经考虑过你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你们是互补的,完全可以搭配完成工作。就比如说你吧,你不愿意说话,但写材料没问题;小J愿意和别人沟通,但是写材料不行,你完全可以和小J搭档完成工作,她和客户沟通了解情况,你完成材料。小C恍然大悟。我又说,你一定要有一个必杀技,在一个地方做好了之后,你在其他地方也才能做好,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行,那么你首先得找找原因,考虑为什么?到底哪不行?不行的方面是不是能补强?能不能找到替代方案?有没有可能扬长避短?有没有可能与别人协作达成目标?如果遇事的处理方法只有逃避,那么在哪里都是不成的。小C想了想,说,那我再考虑考虑。

当天下午,我在办公室听小C跟不同的客户打电话处理问题,有理有力有节,且建议均被客户采纳。我纳闷,这不是沟通挺好的么,到底为什么觉得“我不行”?后来团队一起研究工作用问卷,发现了好多需要面对的专业问题。我问小C,是不是因为怕被问住,自己解决不了才觉得自己不行?小C点头。

我不禁哑然。人和人面对问题的反应真是不同。有人选“战”,有人选“逃”,我想可能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又一次不同的“战”或“逃”的选择,成就了不一样的人吧。若是选“逃”,那么因为你的“私人逻辑”,你逃开的问题一定会再出现,久而久之,这一类事件就渐成悬而未决的事件或者情绪,除了内耗,毫无他益。这种时候真不能首先轻易否定自己,应该仔细地问问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是不是能改?怎么改?有没有途径补强?补强有意义么?我是否能通过合作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事情应该就是成长,根据外部反馈,结合内心体验,修正行为,然后继续前行;再根据修正后的反馈再继续修正,新一轮实践;再修正、再实践。过程可能血淋淋,但没有反思的伤口就只能是疤痕,不能是经历。

谈完后,轮到小C驻派客户单位一个月,昨天我在单位见到小C,小C似乎开心了一点。我问,你现在感觉怎么样?小C说,当她把每一次客户电话及突发事件后的反馈集合后,

发现自己真的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不行”。而且在硬着头皮参与了一场谈判后,发现充分准备完全可以掌握局面。第二场谈判时,还有跃跃欲试的心情。现在在帮助客户处理问题后,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自己是在帮助别人的。我真是很欣慰。

愿我日后在遇到困难畏缩驻足时,能想起和小C的这个冬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