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历史 2017年8月》书摘
2023-05-08 本文已影响0人
alue
到了隋唐时期,为了遏制这种大士族对高层政治的威胁,统治者想出了科举考试的办法。这是面向全国选拔人才的开始,天下英才,不论贵贱,都可以用一套相同的标准展开竞争,最后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的人,直接被委以重任。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幅动态地图:隋唐到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在西安、洛阳、开封一线,也就是在黄河沿岸,北方的状元就更多,而随着宋朝南迁,从南宋开始,南方的状元开始超过北方。整个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种“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到了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人才的聚宝盆。 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北方外患严重,更容易受到战争的影响,而长江流域整个状况更为稳定。到了明代,苏州一带手工业的繁荣,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南方商业发达,家庭越来越富裕,他们建起了藏书楼,支持子孙考取功名,从而也让家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得到保障。
到了元代,南方士子的才学却无从发挥。朝廷78年不开科举,后来虽开了科举,但其制度设计在各方面对南方人都不公平。即便侥幸中了进士,也只能做小官。绝大部分文人入仕无门,便加入到元杂剧的创作队伍,倒是促成了元曲的空前繁荣。
苏州、无锡、杭州一带,读书成為一种风气,苏州因此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产生状元最多的城市。这种长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江南文化的繁荣。到了近代科举考试取消,长三角一带的青年才俊很自然地就完成了一个转变,不管是接受新式教育还是出国留学,他们总是最积极的。这种热爱读书的风气所培养的“人才资本”,加上长三角名校云集,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后再次发挥作用,让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 《看历史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