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成为父母生命中的“弃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2020-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鲸落满天星

成为父母生命中的“弃子”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感觉是他们生命中的障碍,人生中的污点,未来里的累赘,是他们永远无法对别人说出口的‘耻辱’。

《如懿传》中弘历直至迟暮才对已故的如懿聊表深情,剧迷们痛心之余不禁为如懿打抱不平:“迟来的深情比草都轻贱。”

而那生命之初被父母主动选择亏欠的“精神孤儿”又该找谁哭呢?

迟到的关心补偿永远都无法弥补已经造成的缺失,它或许是一生的遗憾。

01

近些年来‘丧偶式教育’、‘诈尸式教育’等词随着社会问题应运而生。而比起这些,有更甚者美名其曰‘放养式教育’实则为逃避家庭责任,让自己理所当然的沉浸于在外扮演的‘辛苦社畜’角色,以求得自我安慰“已经很辛苦了,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所以回家就少做点事吧,比如:当一个爸爸/妈妈。”

学习有疑问不要问他们,否则要老师有什么用;

孩子谈恋爱了?当然不行。为什么?因为身为父母好像应该这么说;

除非孩子犯了什么大错误,否则别想打扰他们,因为很累的。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有很多人的悲剧都源自于家庭教育中精神财富的缺失。

没有人告诉过她,该如何长大才能做一个能够对自己负责的人;

没有人告诉过她,面对无数选择的时候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于是就这样,在两个视她为空气家人的无作为下,她一直都只拥有自己。

而你一旦问到这样的人:“为什么父母不管你?”

她的脑海里仔细思索想要得到一个解释,却只听到无数遍的:

-“我生你养你,辛辛苦苦把你拉扯这么大,容易吗?还没有管你?”

-“不是什么大事,你自己看着办吧。”

思索到最后,她自己都不禁笑出了声。

什么是大事?好像真的已经欠了父母很多?自己摸索这个世界,最不济就是错,改就行了?

可是,试错的代价不是每一次都能够承担的起的。

02

【因】

那个蒙古草原上20岁怀孕的女孩,还有未来吗?

几年前,我听见了一个人间惨剧。

一个被父母主动选择做“留守儿童”的女孩,在高考后勉强考了个三本,才终于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因为这意味着,她的父母很有可能几年以后需要力所能及的扶持她一下。

想着自己未来的生活可能会被这个‘不争气的妮子’打扰,父母这才赶紧商量考虑如何才能将这个‘后患’包袱尽量甩出去。

于是后来的某一天,在女孩爷爷奶奶的施压以及大伯确实看她可怜的情况之下,她家境不错的大伯提出与其在国内上一个没什么含量的三本大学还不如把她办到国外私立的大学,虽然都没什么含金量,但至少‘留学镀金’的毕业证听起来要稍微高级一点。

只是,除了学费和基本的生活费之外,其余费用需要她自己去赚。以及,帮忙办事可以,但若是照顾别人可是没有这个能力和时间的,所以拿上钱之后能过成什么样就靠她自己了。

哪怕是语言不通,必须预科一年的最开始。

她的父母一听竟有这种好事,忙不停的替她一口答应下来。在签订大伯准备的责任书时顺带着在还款人一栏给她本人留下一个空白。

在那一刻,她听见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心中有恨意,有被抛弃的绝望。但想了想,一直不都是这样吗?

干脆逃离算了!

03

【果】

可是家庭教育缺失种的因怎么可能轻易就开出好的果呢?

身处异乡的孤独无助、多年来的缺爱让她在完全自由且陌生的国度那么轻易的便陷入初识便热烈的爱情,男生也是中国人这更让她有归属感。

于是一年后,在男朋友的教唆之下她毅然决然的瞒着家人跟着对方回了国,男生带着她回到了内蒙古老家,热情地将家人统统介绍给他,从未感受过家庭温暖的女孩觉得自己仿佛终于要被拯救了。

那一年她19岁。

之后的日子,他们顺其自然的同居了,并约定等到法定结婚年龄就领证。

女孩的父母也终于发现她已经离校多日的具体情况,她的母亲愤怒的打电话大骂她‘不要脸’、‘不自爱’、‘丢人的东西’、‘简直是造孽’、‘赔钱货’……

她听着母亲嘴里骂她的粗俗之词刚开始只是生气,后来竟然有一种报复的快感,她冷漠的说:“跟你们有什么关系,现在管我,你凭什么?哦~你是为了那些钱吧,呵呵,有本事你找到我我就还,否则,哼。”

挂掉电话,换了号码,从此就当这世界上她再也无牵无挂,她是有父母的‘孤儿’。

可是,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幸福生活却逐渐偏离了当初的海誓山盟。也是,因为不想读书所以教唆女朋友一起回家啃老的男生能够对谁负责呢?

恐怕,他只能保证自己快乐就足够了吧。

女孩一再降低自己的包容底线,说服自己稳定生活得来不易,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就够了,她何德何能还奢求什么呢?

20岁的某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告诉男朋友后,男朋友表示生下来,他会好好照顾他们娘俩的。于是女孩再一次死心塌地的觉得自己简直是积了德才会遇到这世界最爱她的人。

可是,一个做事不计后果,只有靠家里才能度日的人。纵使颇有愿意承担一切的勇气,他又拿什么兑现呢?不过是说的比做的好听罢了。

果不其然,随着女孩怀孕逐渐需要更多照顾的时候,男孩不成熟的稚嫩也逐渐凸显出来。他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因为受不了女孩的敏感常常破口大骂。

于是,家里(哦不,或许应该说他们住的房子)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幕,默默哭泣的女孩和不断跟朋友们语音约着出去玩的男孩。

年少的倾心是否能禁得住生活的考验!?只有当经过了生活的磨练,才能够彻底认清一段感情的本质。

有时候也许并不是双方已经为共同人生做好了准备,只是,恋爱甜蜜的当下人生你并未看到可能的风雨罢了。

女孩摸着自己日益鼓起来的肚子,想着她经历的一切。她突然发现,即使现状艰难她却从来都没有本能地想起自己的父母,可能因为过去生活的地方是一个更令她不想回去的曾经。

她不想跟自己的过去再有任何瓜葛,却在心里忍不住的萌生些许的埋怨与憎恨。

她恨,恨投胎没长眼;

她恨,恨命运的不公;

她恨,恨孑然一生的注定。

未来会怎么样?她不知道。她一个显怀许久的孕妇去哪呢?就算孩子生出来了,他们养得活吗?他们未来真的会结婚吗?

扪心自问之中,她听到了自己碎裂的声音。

END

生而不养,何以为家?

身为父母的不作为是毁掉孩子的最大利器,‘悲剧女孩’的一生仿佛停在了她20岁的时候。

在精神孤儿养成记的18年里,她用自己的所有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不断试错。可是,每一次的失败都能够是成功之母吗?

她太累了,累到终于承担不起后果的时候便只能永远的躺在最后失败的坟墓里,念着自己的‘墓志铭’

——我,一人,终。

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

女孩以后的孩子会怎么样呢?敢想吗?

太可怕了!

最后,我想说——

这一生中我们会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无论是哪一种,都希望你我能够不负自己亦不负每一个灿烂的生命!

共勉!

【完结】


请关注我吧~

我们下一个故事见~

让我们共同成长,尽量避坑!!!

作者:鲸落满天星

图片:《何以为家》、堆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