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画大师李嵩
中国古代的绘画中,有一种以建筑为主题的作品,作画时候要用界尺,因而这样的画也被称为界画。在宋代,界画的主要代表人就是李嵩。
李嵩生于1082年,浙江钱塘人。他年轻时候做过木工,后来成了画院画家李从训得养子。在绘画方面,他得到了李从训得亲自指导,擅长人物、道释,尤其精于界画。子承父业,他是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的画院待诏。
李嵩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的界画如《夜湖图》、《水殿招凉图》,山水画如《观潮图》、《西湖图》、《仙山瑶池图》,人物画如《骷髅图》、《观灯图》,花鸟画如《柳塘聚禽图》、《花篮图》等,都显示出他卓越的绘画技巧。
绘画上李嵩富有创造精神。他所画的《观潮图》,构图上不取全景,没有描绘当时宫中人们倾宫观潮的盛况,仅仅以宫苑一角入画,是典型的南宋山水画风格。画中表现的是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光如水,透过高阁的脊梁栏杆,但见潮峰奔涌而至,如玉城雪峰,际天而来。
在月色上也可以体现出作者的用心,作者不以重暗的调子来表现月光倾泻,而以宫苑内部异乎寻常的静寂来表现月夜的静谧来。对于浪涛的描绘,尤其精彩,用简明流畅的笔法和醇润的墨色,辅以透明的淡色来勾勒、渲染、烘托出汹涌波涛。
中午人爱花由来已久,到了宋代时候,赏花、插画更是成为了生活中的赏心悦事。我们在李嵩的《花篮图》中就可以看到。典雅的花篮中,一朵朵盛放的,鲜丽而缤纷的鲜花。大红的烧茶稳坐局中,艳冠群芳;清雅的绿萼梅、闺秀般的瑞香,斜依着身子相随一旁;白净的水仙、娇俏的白色丁香则好奇地趴伏在篮緣。这盆春意盎然的花篮,主体分明,色彩鲜艳,枝繁叶茂,整体外形圆润丰盛,是宋代宫廷流行蓝花中杰出的佳作。
李嵩还是一位表现下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家,曾作《服田图》12段,描绘水稻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货郎图》则是以货郎为题材,描绘了农妇携带幼儿兴致勃勃地围观货郎担的情景。细致的线描,准确而传神地勾出朴实的形象。李嵩把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审美队象来描绘,这在古代美术发展史上有些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