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语言的魅力|883|0819

今天是我参加1000天视频演讲+写作打卡的第884天。
继续看《卖什么都是卖体验》,法则20:发掘语言的魅力。
在跟晋杭老师学习演讲,在lady boss的课堂,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语言这门“工具”非常的神奇,简直是艺术。
我之前看太阳女神分享这个章节的视频,提到我们说话有三个维次:1、积福积德;2、废话;3、造孽。
很多时候我们说出口的话,其实就代表了我们内在的想法和性格。
本书作者科克雷尔,从我们对同事的称呼和对客户的交流同一个意思,但是不同的表达拥有了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和魅力。
跟同事交流的时候,我们常说谁的“部下”或者“我的员工”,而这种话在对方听来,更像是一个附属品,没有被尊重的感觉。
而换成“商业伙伴”,或者“同事”,我想听到的人心里会更舒服。
当员工舒服了,当客服人员舒服了,他们就会把这一份喜悦传递给客户。反之如果员工他非常的不满,同样会把这份怨气撒到客户身上。
我觉得作者这是非常巧妙的点,不管哪一个法则,都不仅仅是要求员工对客户怎样,而是从管理者角度、从公司的角度,先从我们内部着手,让客服人员有一个好的感受。
第二个部分就是对客户的称呼,作者举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东方航空公司的例子,空姐对客户,对“乘客”的称呼是“野兽”。这个航空公司在1991年倒闭了。
而当我们口头上把客户称为“野兽”的时候,就体现了对客户的不尊重。而这一份不尊重客户是能够感觉到的。
所以我们。对客户的称呼很重要,例如把客户尊称为“贵宾”,那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会通过语言表现出对客户的尊敬和关爱。
那除了称呼,还有跟客户的沟通了,这个我觉得就是要足够的揣摩客户的感受,把客户放心上。就会有方法。
例如作者举例“这是我的荣幸”比“没关系”、“不客气”会让人更舒服。
语言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工具,就看我们怎么去用它。让他人力量,也可能给人绝望,挖掘语言的魅力。
我是等风来不如追风去的小芬,每天学习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