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夜读成魔的诗人
陆游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都读过,尤其是这最后两句,富含哲理,千古流传。他告诉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更重要的是行万里路,实践才能出真知。
这首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那我们不妨从冬天的夜开始,来说一说陆游夜读书的事和诗。
子聿是陆游最小的儿子。对于这个小儿子,陆游自是十分喜爱,时时不忘提醒他“再挑灯火看文章”,尤其是在冬天夜里读书的时候,总喜欢把小儿子叫过来,谆谆教诲一番,但不能仅凭空口说教,必须要写诗。
陆游说,“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颠。”书不晓得读破了几多本,写诗不知道磨穿了几多砚台,可见,陆游读完书一定是要写诗的。
陆游经常在冬天夜里教育完小儿子之后,以《冬夜读书示子聿》为题写诗,除了上文的这一首,还有七首,其中键人我比较喜欢的有以下几首。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汝始弱龄吾已耄,要当致力各终身。”
这首诗告诉我们,十几岁也好,七老八十也好,读圣贤书是一辈子的事。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这首诗告诉我们,读书是每天要做的事,须废寝忘食、争分夺秒。
陆游对于儿孙的教诲,从来没有一日荒废过,直到弥留之际,他还在叮嘱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示儿》,把对国家的爱与对祖先的爱融为一体,陆游告诉儿孙们,以后祭祀祖先的时候,家里的开枝散叶、油盐酱醋的事就不要说了,遇到国家统一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事,告诉一声就好了。
在良好的家风下,陆游的儿孙们都有爱国家、爱民族的铮铮风骨,陆游的孙子陆元庭在听闻宋军崖山海战失败之后悲愤而死,曾孙陆传义绝食而亡,玄孙陆天琪更是亲身参加了崖山海战,宁死不屈,投海自尽。
陆游冬夜读书,也不是每次读完都教育儿子的,有时候读一读,感悟一下,写首诗就罢了。陆游以《冬夜读书》为题的诗也有好几首,比如: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读这首诗,第一感觉即使陆游真爱读书,灯油烧干了,还是觉得书没读过瘾。他说人各有志,他的爱好就是读书,并且他不仅要自己读书,还要把这满屋子的书以及爱读书的癖好,全都传给儿孙们。
不光冬夜读,秋天夜里自然也要读。陆游在《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中是这样说的:“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说实话,乍读这首诗键人我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失望,陆游这么爱读书,也才读到二更,九点多钟。后来想想其实不然,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一更太阳落土到二更,已经读了两个多钟头的书了。而且,夜读不是说仅仅在夜里读,而是夜以继日的读,从五更起床到二更睡觉,这一天读书的时间已经超过14个钟头了!
陆游在诗中自嘲碌碌无为,但读进去的书却是实实在在的,读了一辈子的书,头发都白了依然像年少时一样,一拿起书就忘记了饥寒,吃点山药补充点能量,还可以继续读。
陆游爱读书,灯油干了继续读、天冷了继续读、肚子饿了继续读,真可谓读书成魔,简直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地步。
他在一首题为《秋夜读书》(陆游以此为题的有三首,还不包括标题中含有“秋夜读书”四个关键字的其他的诗)的诗中这样写道:“门前客三千,帐下兵十万,人生可意事,随手风雨散。不如一编书,相伴过昏旦,岂惟洗贫病,亦足捍患难。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吾儿幸能继,书亦未残断,安知不遭时,清庙荐玉瓒;不然老空山,亦足化里閈。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
陆游觉得,门客三千、统兵十万这样的高官厚禄都远不如读书快乐,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儿孙们可以继承这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写下的诗歌,在身死以后,亦可供后人咏叹。
秋天读书也可以教育儿孙,陆游在《秋夜读书示儿子》中这样写道:“久病少睡眠,往往中夕起,呼灯取书读,不能尽数纸。喟然置之叹,生世後阙里。持蠡欲测海,遽复迫老死。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异端塞穹壤,作俑孰为始?神禹逝不还,吾其如洚水!”
这首诗有点晦涩,典故太多,甚至还有不少生僻字,所以不像《示儿》和《冬夜读书示子聿》那样流传甚广,意思还是那个意思,读书就是我辈的使命。这跟杜甫的“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有相似的意境。
秋冬都读了,春夏自然也是要读的,比如《春夜读书》、《夏夜读书自嘲》;天晴读书,落雨也要读书,比如《雨夜读书》……
陆游这么玩命的夜读,那他读的到底是些什么书呢?
比如《夜读兵书》。
“八月风雨夕,千载孙吴书。老病虽惫甚,壮气颇有余。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岂惟鏖臮兰,直欲封狼居。万乘久巡狩,两京尽丘墟;此责在臣子,忧愧何时摅?南郑筑坛场,隆中顾草庐;邂逅未可知,旄头方扫除。”
读了兵书,当然想着要去打仗,如今“万乘久巡狩,两京尽丘墟”,正是做臣子的为国尽忠、驰骋疆场的时候。
比如《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范至能就是范成大,《揽辔录》是范成大出使金国所写的日记,当中记载了沦陷的中原人民见到大宋使者即范成大时痛哭流涕的场景。
陆游感叹,要不是朝中的投降派排挤乃至杀害宗泽岳飞等主战派大臣,中原的百姓也不至于落到如今这般田地。
比如《夜读吕化光文章抛尽爱功名之句戏作》。
“玉关西望气横秋,肯信功名不自由?却是文章差得力,至今知有吕衡州。”
吕化光名叫吕温,并不是什么大咖,他跟刘禹锡、柳宗元是一个时代的人,当时有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也就是“永贞革新”,吕化光便属于革新派,但“二王八司马”这十个被贬的人当中并没有他,据说吕化光当时在出使吐蕃。
这便可见,吕化光在永贞革新中并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这革新一共也只有100多天,小吕同学却去了吐蕃,可见他参与不深;革新被反扑,贬了十个人,并没有他,若他是个重要人物,走到天边也要被搞一搞。
而永贞革新的重要参与者,比如刘禹锡和柳宗元,分别被贬为朗州(湖南常德)司马和永州司马,柳宗元著名的《捕蛇者说》,就是在永州写的。
比如《夜读巩仲至闽中诗有怀其人》。
“诗思寻常有,偏於客路新。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细读公奇作,都忘我病身。兰亭尽名士,逸少独清真。”
从诗中所言,陆游是巩仲至的粉丝,一路追着他,终于见到人了,这有点类似于魏颢之于李白,魏颢也是追着李白到处跑,然后终于见到了“眸子迥然,哆如饿虎”的李白。
而陆游对巩仲至的爱显然更深,读了他的诗之后,好像周身病去,感觉自己萌萌哒。
比如《夜读刘伯伦传戏作》。
“生本无心死可知,徐徐掩骨未为迟。一奴仅可供薪水,那得闲人荷锸随?”
刘伯伦就是刘伶,竹林七贤之一,常人看着他,像个神经病。他说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于是每次出门,都带个用人,拿一把铁锹,跟用人说,他就哪里死了,就在哪里挖个坑埋了。这就是荷锸任埋的典故。
但陆游显然并不同意刘伶的做法,生死大事,哪能草草掩埋!而且专门养个用人背着铁锹到处跑,那也太有钱任性了吧。
刘伶的奇葩事还不少,下回单独写一写他。竹林七贤,键人我觉得贤作闲也可以,这七个哥们尤其是刘伶,标准的闲得蛋疼的造型。
比如《夜读了翁遗文有感》。
“秋雨萧萧夜不眠,挑灯开卷意凄然。吾曹自欲期千载,世论何曾待百年。当日公卿笑迂阔,即今河洛污腥膻。阴阳消长从来事,玩易深知屡绝编。”
陆游希望自己的诗文能流传后世,“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我死斯言存,观者有追叹”,希望能流传千年,“吾曹自欲期千载”,又感觉“世论何曾待百年”。不过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他的感觉是错了,陆游距今已有千年,他的诗词依然被当今国人热烈传颂,并将永远传颂。
陆游夜晚读的还有很多,《夜读东京记》、《夜读岑嘉州诗集》、《夜读隐书有感》……
这肯定是写不完的,陆游的诗有九千多首呢。我辈热爱诗词的人,可以细细读、慢慢品,用一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