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柒与西安

2018-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拾柒墨染

        白茶清欢别无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拾柒与西安

      序

        印象中的西安是玉环与玄宗的爱情“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是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但西安的魅力何止这些。

拾柒与西安

        Day1  期待中的你               

                        西安之行(路途中)

                                    严馨

        中午睡觉起来,拉开窗帘,发现窗外已是倾盆大雨,雷雨交加,心中不免有点担心,第一次离开父母的远行,便在这雨中开始了。

        细雨中,我们拉着行李箱一一与父母告别,耳边还回响着父母细心的叮咛,登上大巴车,我们心中充满了欣喜和忐忑。大约一两个小时后,我们便在苏州站下车了,车站里,同学们在火车站安置好行李后,就在火车站的小吃店,奶茶店解决自己的晚餐,朱老师也颇有兴致地为我们拍照,发朋友圈。

       

没过多久我们就准备上火车了,检票后,登上火车便是人手一个行李箱‘’挤挤挤‘’,安排好行李与床铺后,久别重逢的同学们在车厢中“串门”,聊天,玩耍,分零食,嬉笑声,吵闹声,一派欢乐的景象,随着时间渐渐流逝,我们也到了睡觉的时间……

拾柒与西安

Day2  初相遇                     

                      西安之行二:西交大

                                    严馨

        西安交大作为全国的一所高校,自是对我们充满了吸引力,今天上午我们就来到西交大,一睹她的芳容。

        西安交通大学是现代青年向往的地方。交大1896年建校于上海,此时已是书香满校园,各各领域的名人层出不穷。我已期盼了好久与她的相遇。

        我们从交大的北门进校园,走在树荫下,举目望去,便是满眼的绿意,古木参天,环境清幽,四处都散发着一股书香味。正前方是一个100年校庆时修建的高耸入云的三面体塑像,汉白玉的基座雕塑着一个焕发青春活力的女学生塑像。

        继续向前走,我们就随着辅导员姐姐来到了西交大的四大发明广场。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一代一代的新奇技术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造福了我们的生活,便利了我们的科研发展。我们站在广场中央,看着一件件发明,心中不禁充满了憧憬与感叹。

        正如西交大的校训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它就这样留在我们的印象中。

拾柒与西安

  Day3    一见倾心

                              遇见大唐

                                  严馨

        西安历史博物馆让人一见倾心。大唐芙蓉园让人难以置信。

        西安历史博物馆位于大雁塔的西北侧,建于1983年。它的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在这里,有着各朝各代留下的历史,荣辱兴衰。镶金兽首玛瑙杯、金银竹节铜熏炉是西安著名的文物。镶金兽首玛瑙杯是西域进贡时的产物,代表了西域对大唐的尊崇,玛瑙杯质地细腻,温润的玉与耀眼的金相融合,牛头惟妙惟肖,牛角呈s形,上面布满了螺旋形的花纹,牛的身体向上弯曲,形成背口,整体上安详典雅,无造作感,金色的牛嘴,可拆卸,与牛身融合,突出了兽首的色彩美和造型美。面前的玻璃隔住了我与文物的距离,却隔不住我对它的心之所向,透过厚厚的玻璃,我仿佛看到了考古人员们将它从泥土中取出时的样子。

拾柒与西安

          走进芙蓉园,就能体会“你眼前的西安,便是曾经的西安。”芙蓉,是杨玉环的名字,可见玄宗对玉环的爱之深,可见她的地位之高。芙蓉园的规模很大,可以让人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宫庭苑风。

拾柒与西安

        走进芙蓉园的大殿,现在很火的《奔跑吧兄弟》就在这里播出。细看周围墙壁的壁画,各姿各态,各有各的韵味。蹲在大殿的一角,看向外面,刺眼的阳光照着人头昏眼花。走出大殿,随着导游的讲解,遇上几个同学相约一起进入紫云阁三楼欣赏表演。只见,几位穿着唐装的女子端坐在舞台上,手中抱着琵琶,犹抱琵琶半遮面呢。纤纤玉手轻轻拨谈琴弦,乐声便回荡在整个大厅之中,是词曲只应天上有啊。

        博物馆记录大唐盛世,芙蓉园则记录玉环与玄宗的爱情。

拾柒与西安

Day4  历史的遗迹 

                        华清池和兵马俑

                                    严馨

        一朝步入西安,一眼读懂千年。

        今朝的西安,彼时的盛世。一入华清,心中感慨。“七月七日长安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安殿,顾名思义,古代君王无一不渴求长生,长安,便是一生长久的安宁。每当四五月份,《长恨歌》在大殿前演绎它的盛世佳话,可谓美伦美奂。

        莲花汤,是玄宗的沐浴池。整个结构极其巧妙,据说那是世界上第一个冲浪池。其四周一圈都由石块围起,水流顺着开口流入,冲激到石面,经过反射,就冲到了皇帝身上。此外,通过控制水流的急缓,还能改变冲浪的舒适度。

        那年的秦啊,一代枭雄嬴政,横扫六合,席卷八荒,最后却贪欲享乐,纵情酒色、大兴土木。修长城,造阿房,焚书坑儒……带给人民的只有不尽的泪水。大公子扶苏失踪,小公子胡亥暴政,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终于掀开历史新篇章。

        不见秦兵马俑就不算来过西安。下午,俑坑里陈列着不同等级的马俑,额头越凸的马俑等级越高,帝王额头呈直角,代表着最高的身份。置于大殿,俯视马俑,我知道,我从他们的背后看到了等级的差距,亦看出了这王朝的兴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尊1.96米的兵马俑,他立正站在玻璃箱中身披盔甲,剑眉星目,头发高高扎起,形成一个发髻,佩戴着许多功勋奖章,可见这是一位地位很高的将军,他双手合并,放在胸前,表情一脸严肃,两抹浓密的胡子为他增添了几分阅历与沧桑。

        懒阳倾撒,照亮了西安,心之所在,足矣。

拾柒与西安

  Day5  梦回大唐                 

                      西安之行六:大明宫

                                    严馨

        早晨,淅淅沥沥的小雨洗涤了西安这片沉封千年的土地。就在这缥缈的雨雾中,我们步入了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它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被称为“东内”。  可就是 这样一座辉煌的宫殿,却毁于唐末战乱。                                             

        讲解员为我们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衣服的变化。有汉朝的背子,唐朝的襦裙,清朝的旗装,各有各的风采,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背子了。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背子,被子。其次便是它精致的做工与刺绣,展馆中的是一件粉红色的,那件衣服由一条丝绸制的裙子打底,外侧以对襟唐织相配,其上用白色丝线刺绣装饰,绣着白色牡丹与芍药,整件衣服整体看起来十分融洽,展现出了汉朝的女子的优雅,大方。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一个展厅,跟随导游,我们来到了一座宫庭模型前,粗略一看大致有四五座宫殿,灯光打下,整片宫殿都闪着白光,亭台楼阁都由木片拼成,小刀在屋顶上刻出的痕迹是屋瓦砖片的形状,殿内灯火辉煌,可以想象,这是大唐盛世时的宫殿,当时宫殿内歌舞升平,定有歌女在舞蹈,乐师在奏乐,官员们与皇上在欣赏,享乐。向前继续行进便有一片大明宫的地图模型,可以看出整个宫殿的构造极其精巧,中央有一片水塘,一座座建筑绕这水塘一点一点向外扩散,先是皇城内,接着就是百姓们的居所,这其中也有一点巧妙之处。为了将宫廷建筑与民居区分开来,制作者特地用了两种木头雕刻。作为皇城姿势要用贵重的檀木来细细雕刻,色泽红润,将宫殿的一砖一瓦都记录下来,而民居则是用的普通白杨树,颜色就没有那么好看,细致度也没有那么精密,大小也缩小了不少,但每一刀都能看出来制作者的用心。

        大明宫,见证了唐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中华的成长。

拾柒与西安

后记

        西安,十三朝古都,经过了多少历史的沉淀,才酝酿出了这样一个文化之都。

        来过才知,西安不仅仅是清平调,不仅仅是长恨歌,不仅仅是流传多年的爱情故事。

        西安还有兵马俑,还有西安人的热情似火,还有西交大的校园书香环境,还有博物馆的历史风采。

        西安的阳光是灿烂的,照在身上就如西安人待客的热情,都说西安的阳光越强烈,西安就越欢迎你,看来我们是特别受欢迎呢。

        在西安,还有美食陪伴,biangbiang面,肉夹馍,石榴汁……无一不能勾住你的胃。

        来过才知,这座城市有多让你留恋,离开时有千种万种的不舍,只是一座城,一段情。

        白茶清欢别无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拾柒与西安 拾柒与西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