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笔记 72
2024-03-30 本文已影响0人
白米先生
第七十二章 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学习感悟:
1、民不畏威则大危,有所持、有所期待,通常都是畏惧权威、国家机器的,所以说有产者有恒心,或者说中产阶级最好管理。无产者则无所畏惧,失去的只是镣铐,得到的可能是整个世界。高产者为什么不是最好管理,因为可能有更多的欲望。但高高在上的人群对民不畏的理解总是容易不断提高阈值,譬如严刑、譬如峻法、譬如株连、譬如赏其做奴才。清代末年的的少年权贵说,怕什么,我有兵。这种观念不但没有消失,恐怕还会盛行一段时间。你看看动荡的地方就知道。
2、总是要给人以希望的,哪怕仅仅是生存空间和朴素的饱食暖衣这个层面,人是很容易苟且和麻木的,或者说很容易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言不及义而行尸走肉的。某种程度而言,资本主义的进步就是培养了中产阶级,才使得豪门和权贵可以延续,否则欧洲那些贵族被砍头的历史还会重演。
3、自知不显,自爱不贵,说的还是要低调,不要老是有优越感,譬如生活日常,说着说着,就显摆,我的书法还是有发言权的,或者,我的审美肯定是过关的,或者,这个问题你不要和我争,你这低端的固执等等…,但人要摆脱优越感,有多难?真的很难。譬如、只要奢侈品、豪宅之类存在一天,大概就很难根治各种低劣的、隐晦的、高调的、凡尔赛等等等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