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答案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1人  久龄

今天和朋友一起做甜点,她放了一首《七月上》,真好听。

但符合我这种情感史一片墨白的人,只有“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

毕竟我是一个喜欢“流浪”的人吧。不是流浪地球那种被世界压制至窒息的无奈选择,而是依旧年轻敢于无羁绊的冲动向往。

这也就是我在那可怜的分数下,一个省内的院校都不放入志愿栏,把分数盲目一掷的勇气由来。

我一直向往离去,远向他方;我甚至找不到一个理由描述这样的偏执,或许只是上天塑造我时备注了“爱游走的灵魂”。

《春光乍泄》里,黎耀辉在夜市的铺子里醒悟“我终于明白小张可以开开心心在外边走来走去的原因,是因为有家可回”。

问过几个出省的朋友,无一例外,大家想回到省内工作;我从没动摇过再向外一步的想法,但,在明天再次远离之前,抚摸着家中的一寸遮光布帘,连它也不舍离时,我突然想叹气了。

回家三十多天,我总感叹自己一事无成,又怨又迷茫的度过过好几次;现在,一切都已无法挽回,我却突然感觉:也值了。至少,我陪伴了。

陪伴了故友。每次在故地与故友们重逢,我的行程似乎就是在不停变换与人见面。也曾疑惑,是否将时间与精力投入为个人境界的提升更好?现在我有了答案,我与故友们得以再见,再相逢;那每次重逢时在KTV包厢里肆意的欢唱是独一无二的;几人用熟悉的口音交流新旧生活中穿插的事件也是独一无二的;为相逢而早起,哭穷的个个与阿里或是京东“签约”人士,自愿掏钱时也是自愿的。

真心与真情,总要穿越wechat的聊天界面脚踏实地的印在地上,才有那么多一分加固与稳定。我不知道这是否算为此捆绑,但我知道,从脚底都传来的喜悦,是真实的。

陪伴了父母。与父母亲人得以再重逢,待在同一屋檐,近距离的交流;以变化了的眼光看待父母的行为,他们的交际,他们的焦虑,他们的责任,他们与我们的不同,这,也是一种答案了。

身处其中时总是毫无感触,回过头即将再见时才有泪洒的不忍。人性被如此设计,之后又得欺骗自己向前迈进和遥望;我们,真是顽强而灵动的生物。

答案是不会够的,因为问题总是更多,但在寒假的尾声,我总算给了自己一个结尾,晚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