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生死书»书评:生死之间无大事
太史公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在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过得怎么样?是痛苦纠结的过完这一辈子,还是坦然平和的走完这段路,完全决定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每一个婴儿呱呱坠地,都伴随着哭声,每一个人的出生都是没有经过本人同意的,都是被动的来到这个世界的。而在到了这个世界的最初的十几二十年的时间里,也是无法自主的生活,没有独立的思想,完全依赖着别人的照顾。可能被喜欢,也可能被怨恨;可能集完全宠爱于一身,也可能被别人当做绊脚石。所以我们的生不是自主决定的,但十八岁之后的岁月却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控的,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过得好不好,开不开心就不能再怨原生家庭了。我们无法决定生,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走完这一辈子,可以决定怎么去死。
我们应该向死而生,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死亡,我们每个人都是会死的。我们每在这个世界生活一天,就接近一天死亡,我们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的,是过一天少一天的。如果我们心目中有着这一想法,时时提醒自己,我们的人生就会完全不一样。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和大卫·凯思乐所著的«人间生死书»就是一本教会了我们怎么更好的活着,怎么向死而生的书。两位作者都是临终关怀的专家,他们见多了生死,也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让我们在他们的引导下看待生死,学会更好的生活,可以在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留遗憾,可以笑着离开这个世界。
《人间生死书》最初的目的是关于临终关怀的,是怎么让一个人怎么可以无憾的离开。但通篇的内容更主要是让我们更好的活着。我们学会并践行书中的观点,哪怕只理解其中的一个,都会让我们现在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里简单的举一个书中的观点,看看他怎么引导我们的生活吧。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对人对事要平,要不偏不倚,这就造就了很多人过于温和的性格,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都默默压在心底,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两种极端的情况,套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就是“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销亡”,在沉默中销亡,就会积郁成疾,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而在沉默中爆发,就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伤害。这就是书中“愤怒”这一章节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我们在受到“愤怒”的情绪困扰时,要学会适时的表达,让表层的愤怒情绪可以得到释放,而不至于积聚,最终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书中这类指导我们的方式还有其他13种,每一种对我们的人生都是至关重要的。“真实”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爱”是我们最美好的感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情感保障;“关系”让我们可以与他人保持更好的链接;“时间”让我们可以活在当下,不被生活所困;“娱乐”可以让我们能有着更好的状态来面对困难;等等。«人间生死书»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生的指导书,他可以指导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认真阅读«人间生死书»,用心去体会书中的内容吧。当然,落在实处,更应该用心的体会我们的生活吧。在生死之间,想象我们的最终目的地,还要什么是不能想开的呢,好好的活在当下,好好的享受生活吧!
生死之间再无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