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觅食记之二:早点
这么多年,我家小区附近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早点可吃,有两家卖羊肉串的店看到了商机,早晨也开始架起油锅炸果子卖,同时卖老豆腐和豆浆。果子炸得好不好看挂不挂油,这个简单;豆腐豆浆也看不出什么功夫,浓稠适度加上新鲜就好,关键是老豆腐的卤汁,两家做出来的味道惊人地相似,油腻,口感差,我是一边吃一边在心里抱怨,其实也难为他们了,谁不想把买卖做好,不是天津本地人,不明白这里的奥妙。
偶尔起个大早,我就跑到中山路美食街,去吃上岗面茶,要双料的,满满的一大碗,慢慢吃不着急,速度快了肯定要剩下。在北京护国寺小吃店也吃过面茶,看不见芝麻的稀薄麻酱,瘫软的一小碗,味道单一,周围的老北京却都是一脸的陶醉,这要是吃了我们天津的面茶,不定陶醉成什么样儿呢。我是奔着豆汁儿来的,和焦圈咸菜配着吃,上瘾。想喝豆汁儿必须去北京,其实也不算远,南站,地铁四号线,平安里站,出了地铁,走几分钟就到,为了豆汁儿跑一趟,值,捎带着逛逛南锣鼓巷。
吃饱了面茶,又在旁边的煎饼果子摊儿站住了,其实来的时候还斟酌了一番,只能吃一样,到底吃哪个?最终是面茶战胜了煎饼果子,现在面茶的欲望满足了,煎饼果子的吸引力就大了,眼馋肚子饱,摊一套带回去先放着不可能,煎饼果子只能现摊现吃,吃热不吃凉。有一年初冬我去北戴河,全身发冷,吃一套滚烫的煎饼果子才缓过劲儿来。只是那套煎饼果子真不敢恭维。果子短粗,还是蔫的,葱花全在外面,一边吃一边掉。
跑那么远吃早点毕竟不是常事儿,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门口转,白吉馍腊汁肉店开了好多年,一两年就换一个老板,肉夹馍的质量还算稳定,清汤馄饨就不一样了,忽而清纯,忽而浑浊,最后一次吃恶心了,就是荒村野店遭遇孙二娘的感觉,再从门口过都有点心理障碍。有时候还会买一张大饼,夹天宝楼的粉肠吃,拿这个当早点有点豪放,换成大饼卷牛肉,就是绿林好汉;换成烧饼夹牛肉,又变成小家碧玉。
最近,小区附近突然新开了一家早点铺,自称天津老味儿,有锅巴菜,老豆腐,豆浆,果子,糖皮儿,店里满员,马路边支了桌子,老头老太太们泰然地坐着吃,那表情一看就是吃上正宗的了,没什么可挑剔的。我有点激动,端着小提锅自言自语:“我吃什么呀?”有个爷爷说:“吃老豆腐吧,还得赶快,豆腐快没了。”我还是犹豫,售货大哥替我拿个主意:“吃锅巴菜吧,这个是我们的主打。”我就要了一个大碗的。
这个锅巴菜,我一连吃了十天才换成老豆腐,卤子是一样的,不咸不淡,不油不腻,清爽怡人,一切都刚刚好,再买一个饽饽就着,就更舒服了,因此他家的饽饽总是很快卖完,一个爷爷要买饽饽没有,发火了:“就不能多弄点吗?”男售货赔笑:“一定一定,明天多一点。”可是明天照样买不到,八点一过就卖完了。那两家的早点也还依旧开着,只能等这一家全部卖完收了锅灶,才能有点顾客。生意兴隆说容易就容易,说不容易就不容易。
他家前些日子又添了煎饼果子,我先摊了一套薄脆馃箅儿的,转天又摊一套棒槌果子的,再也不用为了小小一套煎饼果子起大早跑美食街了。糖皮儿也吃过了,心里算计着下次拿鸡蛋炸个果头儿吃,四方小砖头里夹个荷包蛋,真正的外焦里嫩;除此之外,我还想念炸卷圈儿,绿豆菜,香干,粉皮儿,酱豆腐等做馅儿,用豆皮包了炸成金黄色,清爽嫩脆,用薄饼卷了吃,美极了。小区附近转了好几圈,没看见卖这个的。
还有一个经典款早点,馄饨,是馄饨,不是云吞,似乎只有天津人才把馄饨和云吞分得这么清,吃馄饨吃的是皮儿,吃云吞才吃的是馅儿;两者形状也不一样,馄饨是长条的,抹上一点点馅儿,平着卷好捏死,像一条鱼,拖着薄如蝉翼的白色裙装,在撒了绿色香菜的汤里飘飘洒洒,好文艺啊;云吞可以有一肚子馅,卷成花儿样儿,敦敦实实的像小饺子;所以,喜欢吃皮儿的绝不吃馅儿。这才叫泾渭分明。
牛奶面包煎蛋麦片果汁加各种派,总像是给小孩子吃的。我这人还算随和,其他都可以欧化,唯独早点,恐怕永远都欧化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