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贫穷的思维,什么叫格局
曾经在妞博看了一篇《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的文章,http://www.niubo.cc/article-5710-2.html,然后,我终穷忍不住要说几句。
这么朴实的姑娘被人当成傻瓜,还成了反面教材,没有人去理解她,不禁感觉到悲哀。我知道,随着社会分层越来加剧,好多人已经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一切问题,对很多和自己不同的人,习惯于判定是或非,关闭了同情和理解的大门。就像《圣经》上说的,“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文章里那个姑娘很是节俭,但我倒是想问一下,她对她的父母兄长想着省钱了吗?的确,她放弃了好的机会,她是有能力去调剂个好学校。可前提是她要花光节省下来的5000块钱,花光之后呢?如果她选择不顾后果的就读,还要交纳各种读书费用,她一生当中最习惯的可能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在经济上的困乏使她习惯于为自己留下后路,也明白人生无可依靠。所以她止步了。
她不得不放弃眼前唾手可得的成功,而是打算工作后自己赚了钱,再继续追求梦想。看出来这姑娘是不想再拿家人一分钱的,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未来。且她曾用读大学的奖学金还贷,而不是一味的让父母承担她前进路上甩下来的一堆石头。因为她从内心里觉得父母能力比她弱,她不想为了自己的未来把压力转驾给家人。
而作者与她相熟相近,虽然衷心地为她得奖学金高兴,却并不能对她的行为表示理解,而是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着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完善各种主体需求,甚至在文后作者想到了某些穷逼,以及仇富的概念,并将阶层的形成归结为因为穷的受限的品质和思维。作者也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但她的成长和她的经验使她不能对这些问题深入理解。
从这些文字后面,我看到了城乡观念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这沟壑将一些人的思维固化,将人与人划分了阶层,变得互不理解,沟的两边写着”贫穷"和"富有",富有的人认为贫穷的人是愚蠢,是眼界有问题,因此他们穷了活该,而贫穷的人觉得有钱人高高在上,为富不仁,于是在内心仇富。如果这类观念在年轻的群体中蔓延,阶级分层必然从历史中再次鲜明和对立起来。由此,出身低的人进入城市空间就被当成了凤凰男,成了山炮,成了乡巴佬,成为思维和品质都有缺陷的人,被想当然的认为穷逼们活该。
我不知道写作者家境如何,她在与这位同学的交集中只依靠自己的所见产生感受,又在内心把各种认知和想法一路捋顺得理所应当起来,并得出“贫穷的思维”的论断。但从文章中能看出来,现在大学校园里情况堪忧,能上得起大学的穷人越来越少,并且穷人的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也不被同学所理解,即使品学兼优,连勤奋懂事,也要被打上有着“贫穷的思维”的标签。社会在变化,人与人之间如果仅仅是金钱数量导致的阶层拉大不可怕,可怕的是观念思维从纵深里拉大距离,那也就意味着,穷人家的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被认可并获得成功的可能性,都在逐年降低,直到有一天,变成没有。
现在读大学的很多年轻人,他们毫无后顾之忧,他们不怕困境,更不怕可能的未知的危险,即使口袋里有200块钱,也不惧于马上花掉,因为给父母一个电话一伸手就又解决了。
可文中这个贫穷女孩努力求学,放弃世俗的享乐,用一年又一年获得的奖学金还债,由此能够看出她的勤奋和懂事。也能看出她的聪慧。事实上,她完全可以花光5000块,然后去读研,让父母承担她为追寻未来所需要付的代价,继续去借债,可是她没有。她不可能那么洒脱,也学不会那种所谓的精明的利己主义者的未来谋划。
是的,她没有条件。她打一千个电话也不会有人送钱过来,因此深深的不安全感使她不敢花光5000块,她必须依赖自己,她不仅要想着本学年,下学年,还要想着来年。
这样自强自立,想法长远,又脚踏实地追求上进的女孩子越来越少,即使是贫穷人家的孩子,也很少能做到这样懂事。不管她将来能不能读研,我都觉得这是一种格局。如果这样一种品质放在富人家庭,是不是在作者那里又成了”富人的思维,成功者的品质“了呢?然而在现实面前,这样懂事的女孩子,在同龄人面前,却成了反面教材。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她还是做了选择。她其实在意的并不是钱,而是对家人可能的影响。
不知道,这个世界从什么时候起,培养出这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用看傻瓜的眼光来审视老实人?
另外,我不确切能定义什么叫格局,但我倒是看到了作者所定义的“格局”,就是把自己和自己的未来打理亮亮堂堂,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像那个上电影学院的学生一样家里更穷,但还是先己后人,果断地花钱,有能力之后再风光地补给家人。如果决断过程中有代价,那代价也是他的父母承担,反正是别人,就不用顾虑了。以作者自身优越的成长环境,他可能想不到,去读个研追求个好未来居然也需要代价的。
我也并不为女孩感到沮丧, 一个依靠自身努力,又“深沉”的女孩子,应当不会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更不会去仇富。所谓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我从内心喜欢那些不精明的女孩子,她们可能在现实人生面前上当、受骗,过于老实,过得波折,但她们永远不会伤害别人,而是踏实地生活,不会因为一些小心计得惩而沾沾自喜自鸣得意,也不会因为大伤害而万念俱灰止步不前。她们生活道路上的每一步,手里握得每一分收获都货真价实。
我只是在文字面前,在喧嚣的世俗面前,为她鸣不平而已。我相信,这样的女孩子格局不会小,如果她成功,比那些精明人来的成功更加内心充实坦荡,因为她从来不欠别人,她没踩过谁。她的人生恐怕只是给,而不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