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鹿艺海艺术之家

上雲:新写意山水画,写心中那一片虚静与诗境之意!

2020-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e6d1ecfe920d

对于山水,我们的先哲超越了实用,超越了宗教,上升为审美。

《周易》提出天人相通,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把对山水的崇拜升华到一种审美境界。

孔子认为山水和人性有相通之处,人们观赏自然可以获得一种审美体验。

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以保持纯真的天性;

庄子向往和追求自由,认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到了魏晋南北朝,人们对自然美的观赏进入了自觉的时代,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应运而生,五彩缤纷的山水审美文化蔚为大观。

山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一种独特的精神情感!

山水,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一个普遍存在的文化符号。

上雲 北京画院石齐导师工作室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西藏游记 西藏游记 泰山游记 泰山游记 长江游记 昆仑山游记 昆仑山游记 太行山游记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天地有此虚静,故日月星辰,成象于天;水火土石,成体于地。象动于上, 故万物生;体交于天,故万物成。所以虚静之妙,无物不禀,无物不受,无物不有。万物都是出入于阴阳,才能升降造化。成就万物,与万物并作者,皆是此虚静之妙。

“以虚为虚,就是完全的虚无;以实为实,景物就是死的,不能动人;惟有 以实为虚,化实为虚,就有无穷的意味,悠远的境界”

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