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读书笔记

2021-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蝶恋花5

这两天读完两本书,《阅读变现》和《态度》。态度可归类于家庭教育,里面的内容全是作者------吴军,以往写给两个女儿的信为题材。但看了下得到电子书,把他归类为“职业发展”

曾经看过《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想必作者应该也是看过此书的。才会用如此高明有效的方法,与女儿交流,并潜移默化的引领孩子成长、成才。

他的大女儿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小女儿写此书时还在初中,但钢琴技艺了得,曾在林肯大礼堂参加过演奏比赛。

他并非学院派教育专家,但两个女儿都非常优秀,也算得上半个教育专家吧。日常生活中用他的话说,对孩子是相对溺爱的,但会通过书信的方式,在价值观上做相关引领。

按理来说,祖辈对待孙辈都是比较溺爱的。但是作者比孩子的爷爷奶奶还要溺爱孩子,连奶奶都看不过去了,唠叨说会把孩子宠坏。但他却不以为然,只抓大放小。事实证明,孩子非凡没有被宠坏,反而更加明白事理,更加有主动性。

比如他的小女儿,由于过年亲戚给了许多压岁钱。这导致她不愿意为家劳动,去赚“小钱”,她开始明显看不起为家里劳动:洗碗、洗车,赚五块十块钱,还会因为有大把的压岁钱,随意买奶茶。一来奶茶多喝对身体有,二来这又会养成乱花钱的习惯。像这样的情况,我们身边很多的孩子都差不多。

他并没有马上说教或者制止孩子,而是在找到合适的契机后,写了一封“什么是贫穷也为主题的书信”,和女儿讨论金钱。从小时候自己家如何贫苦、周围的人的境况、再谈到自己因为贫穷励志奋发图强,用功读书才取得现在的成绩,拥有现在的财富。金钱来之不易,在物质上必要的花销是可以的,但要有度,量入为出。就是开支出去的,不要超过自己赚来的。整封信写了三五个小故事场景,而后加上自己的小小建议。后来小女儿很少再去买奶茶,也更愿意为家劳动,用赚来的钱买了只iPad,方便学习使用。

其他主题的书信皆是用此方式进行,如读书无用还是有用/金钱观/专业的选择/职业选择

其中职业选择一定要有格局和远见。他说曾经被邀请到哈佛大学做演讲,结束后几位华裔学生和他进行个别交流。他询问了他们的未来职业倾向,多是想从事金融、互联网行业。当问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统一的答案都是:薪水相对高些。

吴军对此特别失望,因为就从事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没必要非得读哈佛这样的名校才能去。世界级名校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远大理想,能引领某个领域的人才。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来启发女儿要树立远大的目标,而不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这和阳明心学的理念相吻合。

都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中国式的教育往往是: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培养出失控的孩子。

家庭教育中流行着一句话: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

回想起自己,虽然看了很多本家庭教育书籍,也上过很多次家庭教育讲座。但在和孩子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一单引燃,百分之八十情况,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行动:通过书信和孩子沟通,不仅可以避免针锋相对,更会冷静的去思考问题,对方也更容易接受。关键在若干年以后,我们去翻开这些书信,更是显得弥足珍贵。从现在起,每周给儿子写一封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