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随想录文综校本课程阅读的行者

经济学核心概念之需求

2018-10-02  本文已影响1人  长弓引

        需求有关知识属于高考重要考点,需求法则是经济学重要规律。这一讲,先讲需求,再讲需求定律。在第一讲中,我们了解了稀缺的概念,分析了稀缺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二是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和不断升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需求的变化和升级是导致稀缺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需求还是一系列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需求相关知识到底有多么重要,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这样形容:只要教一只鹦鹉,让它学会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它就能成为一位经济学家。

        在经济生活里,是什么在影响人们的需求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一书中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个人估值——并做了详细说明。根据阿尔钦的定义,“一个人对一件商品的个人估值,是他为了得到这件商品所愿意支付的其他商品的最高数量”。个人估值属于主观价值论,他能够解释经济生活中许多现象,但是认为个人估值是绝对主观的,认为价值纯粹是人赋予的,则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比如,个人再怎么主观,在正常的条件下,一定不会把一根普通绣花针的价值估得比一辆法拉利跑车的价值更高。但用个人估值解释需求的角度则没有问题,它看到了需求受人们的主观影响。人们对某件商品的主观估值不同,对这件商品的需求欲望的程度也变得不一样,你所需要的可能不是我所需要的。在解释主观影响需求的理论当中,我认为“个人偏好”更合理。

        所谓偏好,就是个人对满足目的的手段的评价(张维迎《经济学原理》)。人们偏好某件商品,就是说它可以满足人的某种欲望。不同的人,偏好的东西不一样,我们经常会戏说甲“爱江山,更爱美人”,对比“江山”和“美人”,在不同的人的眼里,重要性不一样,满足幸福的价值不一样。对甲而言,美人在满足他幸福方面的价值更高。个人偏好概念最能说明主观对需求的影响,又没有否认客观方面的影响。其实,商品的性能、使用价值、质量等更会影响需求,因此企业要赢得市场,必须要向消费者提供质量过硬的商品,这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要解释好影响需求的因素,个人偏好理论是不够的,还有一个理论也能解释需求的变化,它就是“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经济学家把增加一单位消费对应的效用增加量称为“边际效用”,人们通过观察发现,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在递减,这被称作“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现举例说明之。人们在饥饿的时候吃饭,第一碗饭吃得很香,第二碗也不错,到开始吃第三碗时,感觉就没有之前的那么好了,直到不再需要。第一碗饭的效用最大,越是后面每一碗饭,它的效用是逐渐减少的,一直到没有效用(吃不下去)。客观上,每一碗饭的营养价值都是一样的,但对食用者的作用是不同的,我把边际效用递减也归入主观因素的范围。边际效用递减原则实际上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遵循适度原则。

  需求定理是说:当其他情况不变时,只要价格提高,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价格降到一定程度,需求量就会增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对需求原理的表述更简练: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需求原理实际上正确揭示了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说明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用曲线图表示,需求和价格的关系一目了然。

  我们习惯用横坐标表示需求(D),用纵坐标表示价格(P),价格是自变量,需求是因变量,是引起和被引起、呈负相关的关系。在这里不能颠倒价格和需求的关系,如果需求是自变量,价格是因变量,那么两者没有负相关的关系,即需求的增加不一定会导致价格的降低。把价格当做因变量,则属于影响价格的因素的范畴,和需求有关的是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需求原理(法则)实际上解释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价格是一种客观因素。到这里,要做简要总结了。我们了解到,需求既受主观因素——如个人估值、个人偏好和边际消费边际递减——的影响,又受客观因素——如价格、质量——的影响,在现实中,各种因素往往错综复杂,交错影响需求。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还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都要通过科学手段去分析和掌握需求变化规律,充分运用需求相关原理。企业主要是坚持以需求(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和经营。国家要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