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闲谭(22)

2021-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英歌h

文/英歌h

据说,坚持写日记,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当我感觉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我便抓住这根不用花钱的救命稻草。

可是,我没长性,不仅有选择困难症,还伴生严重的拖延症,今日复明日,明日复后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愣是将每日一记的日记,记成了周记、十天半月记。

当我忙空点,终于下决心为这段日子补留点痕迹时,方惊觉,整整30天留白,日记变成名符其实的月记了。

虽然费了点脑子,我居然还是按天,将一个月的日记基本补齐了。

不是我记性好,是各种软件为我的行动轨迹留了痕,不管你同意不同意、愿意不愿意,它都给你一一记录在案。

我终于明白,不光是我,为何周围的人似乎都有同感,记性越来越差了,因为,很多东西根本不需要你用脑子去记啊,有那么多软件当你助手呢。

比如说购物消费,还有劳你一笔一笔去记吗?你只要不动用一分现金,全部“花呗”,一笔笔支出都帮你记着呢,你想忘,它都不给你机会。比如说,美团记录某天你团了某饭店几张代金券,这就是记忆线索啊,沿着这条线索,你会想起那天你请谁吃饭,为什么请人吃饭,吃了什么,说了什么事。比如说,你可能忘记了“三八节”这一天,你都做了些什么,没关系啊,各种APP汇集的信息,清晰勾勒出,你在哪儿吃的饭,看了一场什么电影,在哪家店买了件衣服。

当然,生活不止是买买买、吃吃吃,没有任何消费记录的日子肯定多过有消费记录的日子。没关系,还有电话、短信、微信、简书、头条、电脑文件......你可能做到整整一天,不在上述软件或工具上留下任何痕迹吗?

被网络裹挟着的我们,走过每一个平淡而琐碎的日子,自动留下擦网而过的痕迹。数据记录了本该由我们自己大脑记录的东西。所以大脑变得越来越懒、依赖性越来越强。我们本该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却在一定程度上沦为奴隶。

智能工具为我们生活留的痕,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用的、无用的信息掺杂一起,时间久了,真想检索点什么,还是要动用自己的记忆力,那就会相当吃力。所以,这正是日记的功用——二次留痕。筛除大量无用无效的信息,把那些有记忆价值的,简而言之记上一笔,为自己建立一个资料检索库。这倒可能真是一把防止老年痴呆的“金钥匙”呢。

生活中,常常因为对一件事的记忆不同,导致两人意见分歧,相持不下,王兄说我固执,我说他健忘。关键时刻,我便会掏出我的“金钥匙”——随机携带的日记:“别急,我查查看。你看,这是*年*月*日的日记,当时是这样的......”王兄便哑口无言了。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坚持日记、周记、月记,只筛选记录那些你认为值得记一笔的人与事,会让生活的影像变得更清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