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简友广场

假努力式的勤奋,比真懒惰更可怕,作为父母,你们意识到了吗?

2023-08-29  本文已影响0人  沫如逸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越高年级的孩子,越容易抱怨时间不够用,作业怎么写都写不完。有时候写到快12点,感觉还是有一些英语单词没背,书没看,知识点没复习。

就连周末,都会借口说“作业没写完”拒绝外出,俨然一副“我超级忙”的样子。

然而课业和时间总量都一样,这些竭尽全力学习的孩子,学习效果依旧很不理想。

之前带班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女孩。

每次上课总是坐第一排,老师说什么她都记得特别认真,整个本子写满了,还有五颜六色的荧光笔痕迹。

下课老师在现场答疑,她也凑到前面去听。问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问,她半天说不出话来,愣愣地回了一句“我再消化消化”。

原本想着,像她这么认真、努力的孩子,考试一定没问题。可结果出来,她很多科目都不及格,大部分答错的题都是因为理解不到位。

后来专门找她聊,才发现果然是方法出了问题。

表面上看,她绝对是勤奋的,但力使错了位置。

比如做题的时候,不懂就翻答案,看完就以为自己懂了;学习没什么规划,想到啥就学啥,很难有量的积累……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

看到他们整天埋头苦学,不像会偷懒的样子,父母一般也就劝他们“再努力点”,想方设法给他们打打鸡血,言语刺激一下。

至于孩子状态上不来的原因,父母很少过问,也不知道怎么引导和理清。就这样,孩子越学越不会,一直恶性循环下去,严重打击了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

“假努力”的勤奋,不是懒,却比懒还可怕。

因为父母被孩子“用功”的一面欺骗了,很难找到能帮助孩子改变的契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