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面·桃花源·桃花结
我的家乡榆次,在山西,隶属晋中,有一种家喻户晓的面食——桃花面,几乎人人都喜欢吃,如果外地的朋友,来榆次不吃一碗正宗的桃花面,也是旅程里的一件憾事。
“桃花面”的名字听起来就特别诱人,活色生香。相传,从前在榆次县城里,有户大财主,恰逢老太爷八十高寿,财主便张罗着给老太爷大摆寿宴。提前预备,给众亲朋发放请柬,预定最好的饭庄,饭庄老板高兴地不亦乐乎,丝毫不敢怠慢。开始差伙计到各家店铺采买各色食材,在寿宴前两天开始,饭庄的伙计们便开始精心细做。
榆次传统的宴席是笼蒸的八大碗,烧肉、肉丸子、小酥肉、过油肉,都要提前烧炸制作,饭庄里一片忙碌的热闹景象。
这边忙着寿宴,那边乱兵忙着造反。消息一传来,百姓们躲的躲,藏的藏,人心惶惶,寿宴也泡了汤,这下可苦了饭庄的掌柜。
兵荒马乱引得大批难民逃荒,榆次地界也人满为患,原本萧条的饭庄居然因祸得福有了生意,可都是些寻常百姓,只要碗面来填饱肚子,哪有人吃得起席。
掌柜时常看着做好的烧肉丸子发愁,好好的食材白白瞎了,眼看着就得变馊,可就亏得要吐血。这时店里一位伙计给掌柜出了个主意:三片烧肉,两个丸子,外加点经济实惠的辅材,加高汤熬煮,不就有了吃面的调和(臊子)?
掌柜一听,顿时两眼放光,双手一拍:好主意!这烧肉丸子一经高汤熬煮,那香味可就沿着街路飘了出来,逃荒的人们本来就饿呀,闻着香味就涌到了饭庄,饭庄的生意一下子火了起来。吃饱了,咂咂嘴,才顾上问:伙计,这叫啥面?伙计也不知道啊,看着逃荒的人们,就随口答到:逃荒面吧。
逃荒面好吃,因此也带动了别的饭庄,吃逃荒面的人越来越多,名声也就叫得越来越响。战乱平息之后,人们安居乐业,饭庄有逃荒面,居家百姓在家也自己做逃荒面,“逃荒”两字怎么听来跟太平盛世也格格不入。这天当地有个秀才也去吃逃荒面,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逃荒面端到他面前,秀才心生一念:把“逃荒”改“桃花”,取靖节先生“桃花源”之意,也是一种美食的大自在。当场,秀才欣然手书挥就“桃花面”三个字,饭庄从此就有了自己的招牌匾额,并成为一种饮食文化被世世代代相承下来。
到如今,桃花面已经成为榆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桃花面的制作工艺被匠人师傅们几经传承和不断改良,配料越来越符合饮食的营养均衡,做工也更加细致精进:在一碗地道的榆次剔尖面里,佐以小火慢炖的高汤,加烧肉、肉丸、酥肉、卤蛋、炸豆腐条,配以粉丝、海带丝、黄花等各种食材,最后放新鲜的葱花香菜,色、香、味、形兼具,没有人能抵挡住桃花面对于味蕾的诱惑。
一次战乱,引发一次逃荒,绝处逢生引发了一次商机,与此同时孕育了一个地域的美食文化。久而久之,桃花面成了榆次的名吃,人们渐渐淡忘了它的起源,却赋予它更美好的寓意:想交桃花运,去吃桃花面!
尽管只是调侃之词,却浸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桃花,寓意爱的炽热与忘我,也有“人面桃花相映红”容颜的美丽和姣好,更有“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的师门兴旺,而在靖节先生的桃花源记中,武陵人迷路之后经过的桃花林,却真真实实是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桃花,在故事里,是通往美好生活的一扇门,而桃花结缘榆次面食,已成为了榆次百姓年年岁岁的寻常生活,成为榆次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无戒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