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读书知罪春秋

东周列国志61

2016-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木人问

晋悼公驾楚会萧鱼 孙林父因歌逐献公

兹在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及之后。晋悼公的疲楚计划获得成功,收纳郑国。同时楚共王死、秦景公服。盟内的卫国此时出现危机,加上周天子请通婚的偶然刺激,使得齐国蠢蠢欲动。列王列侯的纷争之外,还发生了一件具有深远影响的鲁国内部事务。

郑国主动寻求疲楚计划的结局

在疲楚计划中,楚国是晋国联军最主要的目标,但郑国也一样疲于应付。郑国不一定知道晋国的谋划细节,但看出晋国不愿消耗过多。所以,郑国使出了当年鄢陵之战的老套路:促成晋楚大军正面硬刚。方法即是朝夕背盟、联楚攻宋,使晋国不得不真发兵来打。

晋国未必不知道郑国的算盘,但达到目的即可。所以顺着郑国的思路,拉开打的架势,来与其结下萧鱼之盟,并且收下其厚赂。同时,郑国排遣使者到楚国,直接摊牌:要么你跟晋国讲和,都别打,要么你们就好好打一架。楚国选择了不战不和,无端扣下郑使者。

楚国的退缩,使得郑国与北方联盟得以巩固。

晋国意外缓和与秦的关系

秦晋两国自“秦晋之好”结束之后,一直处于对立状态。此前的一段时期,秦国还多次与楚国联合攻击晋国,并在最近的栎之役中取胜。因此,收纳郑国后,盟军便西进伐秦。

此时发生了意外。荀偃因军令不当,气走了栾黡及其部下魏绛,军心大散,遂决定撤军。但栾针与士匄之子士鞅违背军令,独自进攻,导致栾针被杀、士鞅被逐。士鞅逃到秦国,被秦景公待为座上宾,并询问晋国情况。士匄颇善言辞,没想到景公听后决定与晋和好。

看起来,士鞅比他父亲厉害,更接近祖父士燮和曾祖士会。可惜人品不行。

秦、楚之事,加上接下来卫国政变中晋国的拒绝出兵,都在说明同一件事,也就是当时的诸侯各国都累了。

齐国的蠢蠢欲动

齐灵公早先已有多次不服从晋国的苗头,此时更甚。

首先是卫国政变。卫侯逃亡齐国,被齐灵公接纳。晋国则不愿意发兵讨伐卫国叛乱,齐国认为自己有机会。

其次是襄公十四年,周天子灵王派人向齐灵公“赐命”。公羊传、谷梁传未载此事,而左传及正义均未解释此事缘由。至于赐命本身的含义,左传正义理解其为聘婚。左传原文中,只说周天子把齐国夸耀了一番。相信此事对齐灵公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直接的导火索是,晋国范宣子竟然借了齐国的“羽毛”不还。

鲁国再次引领诸侯内部变革

襄公十一年,季武子分三军,开启军队的大夫私有化,是“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也。曾经的“初税亩”也是鲁国,可谓诸侯的改革急先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