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笔记连载历史道学•国学•养生

【连载10】《道德经》笔记 第三章

2017-03-29  本文已影响38人  卓晓华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

不崇尚贤人,可以使老百姓民风更淳朴不争执;不把难得的财货当成贵重的宝贝,可以使老百姓不起盗抢之心;不显示那些让人欲求的东西,可以使老百姓心中平静。所以圣人治理百姓,使之精神上恬淡的同时使之丰衣足食;使之性情平静的同时使之身体强健。使百姓不动机心和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也不敢妄为。静观清修,就天下大治。


评注:

不尚贤

心理学家发现:小孩子往往会主动帮助别人。比如东西掉了,小孩子往往乐意拣起来交给主人。

后来,心理学家把小孩子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孩每次帮人拣东西之后,都会得到一个小玩具;乙组小孩帮人拣东西之后,却没有什么奖励。

过了一段时间,如果取消甲组小孩的奖励,甲组小孩就会不再愿意无偿帮助他人;而乙组的小孩却依然出于天性乐于帮助别人。

我们并不缺乏帮助他人的天性,但如果奖赏形成了条件反射,我们却不再愿意无偿帮助别人。

为了鼓励自动加班的员工,某公司决定给他们发放额外的补助,员工们都很高兴。

但如果过了一年,公司决定不再发放额外加班补助,员工们没有想主动加班。

尚贤都是有目的,比如公司尚贤是为了让员工努力挣钱,学校尚贤是为了让提高学生的升学率。但这种尚贤对人真正的幸福、天性的发展并不关心,它们并不关心你的幸福和成功。

这就是尚贤的负面效应。

孔子和墨子都认为应该崇尚聪明贤能的人,选择贤能之士来管理社会。

这听上去很好。

中国是世界上最尚贤的国家,我们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选择贤能的制度。

当我们在汉、隋、唐已经逐渐建立起发达完备的考试选拨人才制度的时候,西方人还在热衷于贵族政治和教皇神权。

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科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一直到清朝末年的1905年才被废除,历时1300年整。

托科举考试的福,中国平民很早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不重门第、凭考试产生的士大夫阶层就是“贤人”阶层。

看到蜂拥而来应试者,唐太宗得意的说:“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彀”是弓,即英雄们都在我的射程之内了,都入了我的牢笼、圈套,统统就范。

这就是“尚贤”。

“贤”的标准是由大一统集权的帝王制订的,最高级别的进士选拨也由皇帝亲自评判,他们要的往往是听话的奴才、能够维护其统治的奴才。

孔子的提倡的忠、孝本来是一种人道主义,但后来被扭曲成了对帝王的忠、对家长制的孝。

所谓选贤,说穿了就是选奴才。

当科举把中国大多数优秀的人才都禁锢在单一向度的儒家文献中时,当八股取士将范进们折磨得精神失常的时候,“尚贤”实际上就是一种“伤贤”。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制度依然严重扭曲着中国人的精神和价值取向,虽然人人都知道,但却难以改变。

黑格尔曾这样以为:“在中国,事实上所有人都绝对平等的,一切差别都与行政级别的高低相联系。任何有才能的人,都能在政府中取得高位。中国所有的百姓都没有自由,因为政府形式是专制主义。皇帝发布政令,任命官吏来管理政事。”①

黑格尔不知道的是:在中国,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平等些,总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自由些,总有一个阶层比一般人要享受多得多的特权。

这个贤人阶层实际上就是集权帝王的奴仆。

西方“尚贤”的代表当属柏拉图,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提出国家最好就是由贤人来治理,他实际上主张由一个人来管理整个国家,这个人非常聪明睿智、不会犯错误,他的所有决断都是英明的,他的政策都是进步的。

柏拉图的贤人政治实际上是一种独裁制,即由一个聪明人来决定所有人的命运。

今天看来这有些荒唐,但这一主张也的确给很多独裁者们提供了依据。

而且,有时候一个聪明人独裁的确比元老院的民主来得高效和正确。

老子反感“尚贤”,实际上是要反感对理性的迷信和崇拜,反感对统治当局的迷信和崇拜。

他认为应该努力去提升我们自身的意识维度,从而达到更高智慧。

老子的认知方式是难以置信的,我们会觉得他在吹牛。

但他的确是这样认定的。

在第10章有一句很奇怪的话:“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翻译一下就是:能像我这样不动理智、不用智巧之心,直接达到明白四达的大智慧境界吗?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比如:

1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48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

人类的智力似乎从来就是理性的进步,老子却说我们可以通过别的途径、一种非理性的途径去认识事物,不但如此,老子还反复描述那种更高层次的存在体验。

历史上除了老子之外,宣称直接体验到更高层次存在的,还有释迦牟尼、耶稣等,各种宗教文献也时有记载一些“得道”的,我们不能轻信这些看起来荒诞无稽的记载,但既然有这么多人去实证体验了,我们也不妨继续考察。


评注:

弱其志

“弱其志”,就是使人心态淡泊些,心理平静些。

志:是指人的性情、情感、心理,并非现代所谓志向、理想。古人说“诗言志”,是指《诗经》中的古诗都是表达人们的心中情感、心性的。

孔子说“诗无邪”,是指《诗经》中的古诗在表达人们的情感、情欲、忧思种种心事时,质朴直拙,没有什么顾忌,所抒发的都是真情实感,没有文绉绉的虚伪。诗是人们情感心事的爆发,它是直觉式、非理性的,做诗不需要想太多,它是情感、语言、思绪的突然降临,想来想去才做出诗,大抵已经没了诗味。

如果老在诗里谈论理想、志向,那种诗恐怕没有人愿意读。

=======

常使民无知无欲

知,知识、知道。也可通“智”,聪明。

“知识就是力量”,在这个知识经济的社会中,“知识”简直就是一切的关键;在这今天强调智商的社会,说某人“不聪明”,是一种侮辱;说某人没知识没文化,是一种挑衅。

人人都想变成聪明和有知识一些。

但老子却说不要太过看重知识、聪明。

因为从第一章开始,老子已经说了,他的修练和体验,来自于“无”的境界。

老子在全书中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

比如关于“去知”的:

第10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第18章:智慧出,有大伪。

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第20章:绝学无忧。

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

这些话给老子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名声:倡导愚民政策、消极、反对进步。

但是,不要忘了,老子还有很多关于“求知”的言语:

第16章: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第32章:知止可以不殆。

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第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第55章: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第70章: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第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老子真正反对我们迷信旧有的理智,因为这理智本身是有局陷的。

老子对那些宣扬仅仅靠聪明才智、某种理论治国的人十分反感,他称为“以知治国,国之贼也”。

老子认为知识、学问、理论无法代替真理,他的“真理”是通过无为静观修行的方法直接体验到的,这才是我们超越日常认知能力的办法。

在老子看来,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告诉他的人民,只要用聪明、智巧、或者某种知识或理论,就能解决问题,这要么是出于愚蠢,要么别有用心。在这样的国家,人民往往生活在贫穷和专治之中。

明智的统治者会告诉人民,这世界上还有更高的真理、还有绝对真理(神),人的智慧与之相比是有限的,我们的科学与之相比是极其有限的,应该清醒的的认识到我们的无知,要保持敬畏之心,要对情绪、欲望、感官等主观意识有所节制。

这样一来,人民自然上有底线、有信仰,统治者努力去保持人民衣食丰足、筯骨强健就可以了。

这就是老子所谓“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明智的统治者允许人民自由的用各种方式判断和寻找真理,愚蠢的统治者会宣布某种自己掌握着真理。

他们之所以需要不断强调自身对真理的掌握,之所以拼命的树立各种各样的贤人榜样,就是因为他们不承认有超越他们理解的更高存在,这种自以为是反而导致其自身权力结构极不稳定,它不得不持续说谎自圆其说。

这也是老子所谓“以知治国,国之贼也”。(参见65章)

佛经中也有类似说法:消除主体的感官、思想、智识,才达到超越意识的境界。(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③


与孔子比较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述而第七》)

樊迟问怎么叫明智。孔子说:做一个百姓应该做的,敬畏鬼神而远远避开,这就是明智了。

樊迟又问怎么叫做仁。孔子说:急人之难而把得失摆在后面。这就是仁义了。


评注:孔子并不是无神论者,相反,他相当敬畏鬼神。他认为鬼神是无所不在的,这种鬼神其实是天道的化身。他所说的“敬鬼神而远之”并不是反对鬼神而远离,而是出于恭敬而远远避开。敬畏鬼神也就是敬畏绝对真理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圣人以神道设教”。比如:

孔子说:大禹,我无话可话。他饮食简单而孝敬鬼神;衣着粗劣而注重祭祀礼服的华美;

他宫室低陋而尽力治水。大禹,真让我无话可话啊。(注解,《论语·泰伯第八》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鬼神之德,达到了极致吧。视而不能见,听而不能闻,万物都离不开,使天下人斋戒沐浴,穿戴华丽的衣冠,以进行祭祀。鬼神无所不在,始终在天上,在人们左右。《诗经》说:神灵来去莫测,岂可弃而不敬,鬼神虽不可看见,但又明显存在,实在不可以掩盖啊。(注解,语出《中庸》,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先急人之难,而后才考虑得失收获,这说明了孔子以仁义为先,利益得失为后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仁义”是一种先验的东西,它是未受到理性污染蒙蔽的“本心”,是老天赋予我们的天性,是超越理性、超越功利是非的。


评注: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真正的科学家对真理充满敬畏。

小聪明的人往往对真理缺乏敬畏,容易执念于某种学说或理论。

小聪明容易导致为所欲为,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却对这世界的浑然一体视而不见。

小聪明的统治者眼里根本没有真理,他们误以为某种理论或学说就是真理,他们要么在某种理论指导下胡作非为,要么借某种理论愚弄大众而谋一己之私。


评注:

为无为,则无不治

中国古代政治有“无为而治”的传统。

汉朝文景之治就是典型。

在现代民主社会,通过民主和法制,政治决策往往能摆脱了个人的影响;最高统治者如果常常宣扬“大有为”,往往就是“人治”而不是“法治”。这样的统治者很可能给人民带来灾难。这种“人治”型的统治者正是民主和法制要避免的。减少人治,通过民主和法制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这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无为而无不为”,领袖个人可以无为,但国家机器却可以脱离任何个人而安全运转,这就是一种“无为无不为”。

哈耶克认为自由社会的制度是一种自发的过程,从没有人有意去设计整个社会制度。因此,这种制度的形成是千万人互相竞争、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这种自发形成的制度包含了所有人所知道的互不相同的信息,而竞争过程也使人无法垄断制度设计和形成机制,因而无法利用这种垄断来损人利己,所以信息的合成过程会将信息传递中的歪曲降到最小。

现代社会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领导和政府的“有为”上,反而要寄望领导和政府维护一个民主、公平、自由的制度上。

不过,老子的“为无为” 还有所特指,就是要放开具体事务,清静修行,提升自身智慧层次。

只有这样,才能从精神上达成圣人之治。

上古时代,政治领袖往往也是宗教领袖,政教合一。领袖信奉自我修行,人民自然信奉。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人民重视道德和信仰自律,人人尊重道德,有所敬畏和信仰,而这道德和信仰的来源,有坚实的体验作为基础。

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中,人民没有信仰,精神上无所适从,依靠暴力和谎言统治,社会失去道德底线,没有敬畏,不择手段。

注解

① 《历史哲学》,黑格尔著,北京出版社,P51。

②参见《老子》71章: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③《般若多罗密多心经》:“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作者:熊川

作者首次连载,文章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我的简书或者微信公众号:xiaohuazhuo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商业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