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文章

春节是如何变成“赌节”的?

2018-02-19  本文已影响520人  土逗公社有更新

  许多人春节后已经从老家返回工作地,眼看着“变瘦”的钱包,不得不开始了新一年的拼搏。过了一个年,不少人的积蓄在回乡的路费、置装费、礼品钱、红包和春节赌博的围剿中已所剩不多。春节农村的赌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很多打工者一年存不了两万元,结果过年几场牌就输掉一大半。许多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在一些农村地区,亲朋好友聚会都会摆上牌局,有人甚至将一年的辛苦钱输个精光。

  赌博让春节变“春劫”

  “还没到正月十五,我就输了近1万元。”六安市中店乡青年许强(化名)在江苏常熟一家电子厂打工,1年的工资不过3万元,平时连一件好衣服都舍不得买,但是过年回家上了牌桌却“大出血”。他告诉记者,从腊月二十三到年初五他几乎每天都有牌局。走亲戚吃过饭就打麻将、同学聚会变成了斗地主,就算有时候凑不齐4个人,也能推牌九、炸金花。一开始他还以为赌注和平常一样是5毛“一嘴”,没想到过年期间翻了10倍,四圈麻将输了近千元。许强实在心疼,只好继续玩下去指望翻本,却越输越多。

  像许强这样的农村回乡青年不在少数,他们大多20出头,刚出去打工没一两年,手里刚刚有了一笔属于自己的存款。过年期间打牌输赢在五六千元人的非常普遍,不少人输掉数万元,有人甚至还要从父母手中借钱做路费。还有的夫妻二人都上牌桌,输光了一年的积蓄后开始互相埋怨。江西省萍乡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漆宇晴在名为《一位80后干部的回乡随笔》的文章中写到:“初三早上,村南头老远的就传来打架的吵闹。一打听,原来两夫妻在浙江辛辛苦苦打工一年,老公甚至还差点被机器吃掉了一根手指,好不容易攒下四万块钱回家过年。结果回到村里后两个人第一天晚上就在隔壁邻居家打牌输掉了4000块。输钱后两夫妻都很沮丧,但第二天上午,却又继续双双上了牌桌,想想打工挣钱的辛苦,两个人都铆足了劲要将头天输掉的钱赢回来。就这样,八天之后,四万块钱竟然输掉了三万!看着仅剩的一万块血汗钱,两夫妻你责怪我不该下那么大的注,我责怪你一开始就不该与人赌博,就这么着在大年初三的早上吵得全村人都知道了。但是吵又有什么用呢?输掉的血汗钱终归已经输掉了,旁观的村民们仅仅叹息两声运气不好罢了。”

  为什么要参与赌博?

  在一篇文章《被困住的乡村春晚》,文中提到乡村春晚的组织者说:“春晚从2002年开始每年都有,已经变成了伯阳镇乡亲们的过年习惯,要是突然不办了,肯定不行。大家对春晚的期望值高,参与热情也高。只是现在,春晚越来越难办了,一个是没钱,还有就是没人牵头组织了。”有地方春晚的地方毕竟很少,像文章《为什么跳秧歌也是一种乡村政治?》中那样大力支持、引导成立农民自身的艺术团队的地方也很少。平日留守村中的人、过年回家的农民工并没有什么公共文化生活。就像以往过年的走亲戚、拜年、吃团圆饭活动,也免不了面对亲戚朋友对收入、买房、买车等问题的询问,还要给亲友家的孩子送红包,外出打工者未必愿意以这种方式度过春节的时光。所以打牌变成了一种在过节期间找乐子,寻刺激,消磨时间的方式。除了没有其他消磨时间的方式,赌博也是农村青年互相攀比的最直接的方式。在外辛苦一年、工作时备受辛劳、欺压的打工者不得不在牌桌上一掷千金来展现自己的经济实力、让别人看得起。“牌桌上不能怂人”,上面提到的六安市中店乡青年许强许强说,他还提到过去看村里的年轻人谁有本事谁没本事,就看谁勤快、农活做得好,或者是念书出息了。可是自从大家纷纷外出打工后,除了挣钱,大家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观。前几年大家互相攀比房子、车子,这几年,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过年回来也就呆个上10天,因此牌桌上的“票子”成为有没有挣到钱的最直观“证据”。

  难以维持的幻象

  “牌桌上不能认怂”、“输钱也不能输面子”、“不打牌显得不合群”这些观念和做法的前提是大家都认为别人赚到了钱、“豪气”,赌博就是一种检验方法,而自己不能露怯。为了维持富足、“有本事”的表象,不管自己这一年多么辛苦、不容易,也要在过年期间挥霍一把、赚足面子。但是对艰难生活的掩饰难以长久,与其让自己和他人背负繁荣的幻象,在豪赌中沉沦,不如及早认清现实和收手,否则终难逃自食恶果。而如何重建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公共领域参与,也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作者:浅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