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未敢蹈空处-讲谈文章时如何落实
2021-12-03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天狐
今天去听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其中写到了梁实秋先生的一篇名文,叫做《论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那么其中就谈到了梁启超先生怎么上课的,其中他说的一点说,后来他的这篇文章收进他的《饮冰室文集》中。其中写的是演讲全文写在宣纸上,非常秀美的墨迹。然后其中用个词叫做“极是秀美”。讲课老师就说了半天,“极是”两个字表示了什么呢,表示了他的字的秀美。学生是唯唯诺诺,老师是毋庸置疑的口气,但我总觉得有点不对。
记得以前在杭州一个名校也听过一位名师的讲课,他也讲这篇课文。其中他就谈到了一个东西。 关于如何落到实处,这方面讲的很好,让我们联想到很多东西。记得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有一句名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中就谈到了这点。我记得当时那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他直接用多媒体展示出了梁启超精美的书法作品。学生啧啧称赞,作为中国的书法乃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而作为高一的学生应该能够看出这个书法作品的高级之处,能有合乎预期的鉴别能力和辨别能力。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这样做才叫做做到实处。离开了实践和落实点,而只是泛泛而谈,就没有多大的意思,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多听多看,多实践,多思考,有时就能想到很多东西,想到了我们很多人平时不易发觉,这是身自躬耕的一条路径,也暗合王阳明先生所说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古人诚不诬我。诸君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