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记录让生活更有趣散文

教育的大事和小事

2023-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韩荆

我发现在教育里面,有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影响很大的。

就是作老师的或作父母的,在小事上大声喊,在大事上喊不出,结果小孩子就把很小的事情当作很大的事,以后他就永远做不出大事情,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似乎执行的不好的人却很多。

那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呢?

大事就是关于个人品质,人际关系以及个人内心的太度与行为,除此之外,就是小事。一位智者早给我们总结出来了,那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其中,仁爱、喜乐、和平是关于我们个人品质的,特别是要有敬虔的心,这点很重要。忍耐、恩慈、良善,就是我们与他人关系的总原则,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信实、温柔、节制,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亦即个人内心的态度与行为。

现在有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在内,有时候就分不清大小事情,无论是在教育孩子,还是与人相处,自身心态处理等方面,都没有把大事和小事分的很清楚。

比如有一位朋友,他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是一位学霸,从小学到高,考试成绩一直都是拔尖,数一数二的。他们夫妻对孩子的要求就是每次考试都要争第一,考100分。

这样的主导思想,使他们孩子的心里就只有分数,只有拿到好的分数,爸妈才高兴,而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比如他不要求孩子看多少课外书,也不用干什么家务事,他们认为凡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不重要。

孩子也不喜欢锻炼,没有什么别的爱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至亲的关系,也是很一般,他就只会学习考试。

如愿考取了国内一所211大学,但只从离开家上大学之后,这孩子的性情大变,变得十分的焦躁,因为大学里面优秀的学生太多了,他在别人眼里学霸的优势几乎消失了,而他又没有别的孩子那样的多面性,社团活动也融不进去,他甚至不会与人打交道与人相处,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开始埋怨家长,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每天精神恍惚,后来简直没办法继续上学,只能休学回家。

到家以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天天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除了刷手机打游戏,就是睡觉,如果爸妈阻止他甚至是说他,他就大怒,后来发展到辱骂父母,与以前的乖孩子简直判若二人,可以说这孩子真的是毁掉了。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分清大事和小事的失败教育。学习成绩故然重要,但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

我宁愿要一个学习成绩一般,工作普普通通,但心地善良,心里有爱,爱亲人,爱生活,身体健康,懂得感恩,积极生活的平凡孩子。

祝愿已经作爸爸妈妈的人,或者作老师的,能早点真正认识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小事小声讲,重要的事大声讲,更重要的事严肃地讲,最重要的事,用整个生命投进去讲。那你们的孩子就分辨出来,什么事是重要的,什么事是不重要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