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学习笔记(5)- 类
系列文章全部为本人的学习笔记,若有任何不妥之处,随时欢迎拍砖指正。如果你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欢迎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Kotlin学习笔记(1)- 环境配置
Kotlin学习笔记(2)- 空安全
Kotlin学习笔记(3)- 语法
Kotlin学习笔记(4)- 流程控制
Kotlin学习笔记(5)- 类
Kotlin学习笔记(6)- 属性
Kotlin学习笔记(7)- 接口
Kotlin学习笔记(8)- 扩展
Kotlin学习笔记(8)- 扩展(续)
Kotlin学习笔记(9)- 数据类
Kotlin学习笔记(10)- 泛型
Kotlin学习笔记(11)- 内部类和嵌套类
Kotlin学习笔记(12)- 委托
Kotlin学习笔记(13)- 函数式编程
Kotlin学习笔记(14)- lambda
一、类
1.类修饰符
修饰符分为属性修饰符和访问权限修饰符。
// 属性修饰符
annotation //注解类
abstract //抽象类
final //类不可继承,默认属性
enum //枚举类
open //类可继承,类默认是final的
// 访问权限修饰符
private //仅在同一个文件中可见
protected //同一个文件中或子类可见
public //所有调用的地方都可见
internal //同一个模块中可见
2.类定义
kotlin默认唯一构造器,暨类定义同时也是构造器。
class Person(name : String, age : int) {
}
翻译成java为:
final public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
}
3.构造函数
仔细看会发现,翻译成的java类定义前面有final
修饰符,因为在kotlin中类默认为final
的,也就是不可继承的。如果要继承,需要声明为open
,或者abstract
。
class Person(name : String, age : int)
如果连参数也没有,也可以这么写
class Person
4.类初始化
因为kotlin中的类定义同时也是构造函数,这个时候是不能进行操作的,所以kotlin增加了一个新的关键字init
用来处理类的初始化问题,init模块中的内容可以直接使用构造函数的参数。
class Person(name : String, age : int){
init{
// to do something
}
}
5.次级构造函数
我们知道,java中可以有多个不同类型、不同个数的同名构造函数,以此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而上面我们说过,kotlin中的类定义同时也是构造函数,kotlin中也默认只有这一个构造函数,那我们怎么办呢?很常见的一个问题是,View
的自定义。根据android系统版本不同,View
有3到4个构造函数,如果只用kotlin中的默认构造函数,我们确实可以在普通代码中正常使用,那么如何在xml
中进行定义呢?旧版的kotlin没有处理这个问题,我们只能在java中自定义View
,然后再进行调用。而在新版的kotlin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次级构造函数constructor。
次级构造函数用constructor
加上参数,后面用this
加上主构造函数的参数。同时次级构造函数中可以直接进行代码操作,所以没有init
模块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var a = 1
init {
log("This is --> primary constructor, a=$a, name=$name")
}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age : Int) : this(name) {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
}
// 翻译成java
final class ParentClass{
int a = 1;
public ParentClass(String name){
log("This is --> primary constructor, a=$a, name=$name")
}
public ParentClass(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
}
// 也就是说,如果新建一个类ParentClass("name", age),那么就会进行两次log输出
6.参数默认值
kotlin中支持类定义的时候,参数可以设置默认值。
// 含有默认值的参数,可以不传,也就是说ParentClass("xiaoming", 22, 1)和ParentClass("xiaoming", 22)这两种调用方式都是可以的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age : Int, sex : Int = 0) : this(name) {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sex=$sex")
}
如果构造函数中的所有参数都有默认值,则kotlin会多创建一个无参数的构造函数。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 "", age : Int = 12, sex : Int = 0) : this(name) {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sex=$sex")
}
如果有多个构造函数,且某个或某几个构造函数中有默认值,则kotlin会选择最符合条件的一个作为构造函数。在下面的示例中,第三个构造函数的第三个参数是有默认值的,可以不传,这就和第二个构造函数有了相同的假象。kotlin的规则是,选择最符合条件的一个,也就是如果你这样创建:ParentClass("xiaoming", 22)
,kotlin会先去找只有这两参数类型的构造函数,也就是第二种。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var a = 1
init {
log("This is --> primary constructor, a=$a, name=$name")
}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age : Int) : this(name) {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age : Int, sex : Int = 0) : this(name) {
log("This is --> secondry constructor, a=${++a}, age=$age, sex=$sex")
}
}
二、继承
1.继承的基本使用
在kotlin中,类默认是final
类型的,也就是不可继承的。如果需要继承,需要显式的将类声明为open
。我觉得这其实也表现出kotlin不推荐使用继承的一种态度,毕竟在面向对象设计中,是推荐多用组合、少用继承的。kotlin使用冒号:
代替java中的extend
来表示继承关系,如果父类的构造函数有参数,则在继承时也要注明。
open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var a = 1
init {
log("This is --> primary constructor, a=$a, name=$name")
}
}
class Child(name: String, age : Int) : ParentClass(name){
}
2.多构造函数的继承
次级构造函数初始化使用super
关键字,类似于java中的super
class Child2 : ParentClass {
constructor(name : String) : super(name){
log("Child2 age : $name")
}
// 可以对参数进行扩展
constructor(name: String, age: Int) : super(name){
}
}
3.方法重载
同样的,秉承着多用组合、少用继承的原则,类中的方法默认也是final
的,父类如果想要某个方法可以被子类重载,那么这个方法也要显式的被声明为open
;而子类如果要重载父类的方法,则该方法必须使用override
关键字。
open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open fun publicMethod(){
log("I am public")
}
}
class Child(name: String, age : Int) : ParentClass(name){
override fun publicMethod() {
super.publicMethod()
}
}
成员标记为override
的本身是开放的,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子类中重写。如果你想禁止重写的,使用final
关键字。
class Child(name: String, age : Int) : ParentClass(name){
final override fun publicMethod() {
super.publicMethod()
}
}
4.同名方法
我们可能还会遇到一种问题:类实现了多个接口,其中某些接口中恰好有相同的方法。kotlin中使用尖括号对父类进行标记,以示区分。
open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open fun publicMethod(){
log("I am public from ParentClass")
}
}
interface ParentInterface(name: String) {
fun publicMethod(){
log("I am public from ParentInterface")
}
}
class Child(name: String, age : Int) : ParentClass(name),ParentInterface{
override fun publicMethod() {
super<ParentClass>.publicMethod()
super<ParentInterface>.publicMethod()
}
}
三、抽象
和java一样,抽象也使用abstract
关键字。抽象类中可以没有抽象方法,但抽象方法一定在抽象类中。那么既然是抽象的,那么肯定是需要继承的,所以abstract
自动包含open
属性,这也是不言而喻的。
abstract class ParentClass(name: String) {
abstract fun abstractMethod()
}
class Child(name: String, age : Int) : ParentClass(name){
override fun abstractMethod() {
//To implemented it
}
}
其实抽象用到的也是继承,但是为什么没有放到第二部分里呢?这里有一点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抽象和单纯的继承在使用目的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抽象是为了封装变化,将不同的实现交给不同的子类去完成。而单纯的继承和方法重载反而破坏了封装的美感,既然需要通过重载父类方法来实现目的,那很可能你在设计父类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不恰当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