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遇见

直面另一个自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观感

2020-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宝妈陪学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唯美的画面、视觉的冲击都让人惊艳、惊叹,不愧是李安的大作。

这部电影向我们交代了两个版本的故事,导演用较大的篇幅展现了第一个。讲的是一个叫派的少年,在一次海难中失去所有亲人,与一只成年的孟加拉虎一起在救生艇上生存227天,最终获救的故事。

这个版本的故事讲的很传奇、很唯美。这个小少年派既善良又聪明,他既不想残忍的杀害这只孟加拉虎,又不想被虎吃掉。权衡之下,开启了另一种生存模式——与它共生。他每天计算虎的饥饿时间及程度,及时捕鱼来喂养猛虎,在这个凶猛的小伙伴惬意地吃饱喝足之后,他才可以有片刻的休闲与放松。一人一虎海上漂泊,这样的状态居然坚持了二百余天。

在我几乎认为这就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共生故事时,第二个故事来的猝不及防。

第二个版本一笔带过,讲的是少年、妈妈、水手、厨子,四个人被困在一个救生艇上,在粮食补给用完之后,为了生存,凶狠的厨子杀害了水手以及少年的妈妈,并以他们的肉为食。这也触发了少年的某种荷尔蒙,最终,少年把厨子杀掉,并吃了厨子的肉活了下来重获新生。

两个版本的故事都好,无法取舍。尽管我知道第二个版本的故事会更真实一些,但我还是喜欢第一个,因为它很美,美到可以遮挡一切丑陋。

我在想李安导演为什么要这样拍?一部海难的电影,悲壮、惨烈,甚至触及人性,这都很正常,但为什么要用动物来表现或者说来隐喻?有这个必要吗?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李安,我为什么会这样讲述海难?或者说我想讲的可能本就不是海难本身,而是人性。人性本善,即便有自私卑劣的弱点,我们通常也是不太愿意触碰人性底层的黑暗的。就像一个贼,在你当面指责他是贼时,他也会羞愧难当。所以还是不要那么直白吧,娓娓道来,缓缓渗透,或许更容易接受。

两个版本的故事其实是融汇贯通的,摔断了腿的斑马代表受伤了的水手,那个凶狠的鬣狗代表厨子,而大猩猩代表的则是少年的母亲,那只孟加拉虎代表的就是少年自己,或者说少年派心底里“恶”的那一面。鬣狗先是吃掉了斑马,继而吃掉了大猩猩,最终又被孟加拉虎吃掉。这刚好可以跟第二个版本的故事一一对应。

或许,影片想表现的就是人性中的“猛虎”。我们再怎样单纯善良,也无法浇灭人性中的恶,它会不会爆发,只在有没有诱因。就像那只孟加拉虎,它起初一直蜷缩在救生舱内,直到鬣狗吃掉了所有的动物后,才引爆了它。

少年想杀掉猛虎、喂养猛虎、驯服猛虎,不过是自己的内心在“善”与“恶”中挣扎徘徊,可他还是选择了与“猛虎”共生,当然,这才符合人性的弱点。

可我想,李安想表达的绝不仅仅是这些。所以在他们得救之后,他让猛虎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少年,而少年虽有不舍,却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这可能在告诉我们,人性中的“善”与“恶”是此消彼长的,心底有“恶”并不可怕,接受它、直面它,因为这“恶”恰恰是另一个自己,无法掩藏、欲盖弥彰。所以不如坦然面对,与“恶”共生,同时用更多的爱来滋养我们的“善”。只要“善”不断生长,纵然心有“猛虎”,依然无法阻挡我们细嗅“蔷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