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

2020-02-20  本文已影响0人  碧海雲天_c316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条经脉而言。伤寒病开始时,风寒之邪从皮毛腠理而入,再循经脉深入脏腑,发病过程有特定规律。中医描述为由表入里,正气渐衰的过程。六经病的传变,往往与正气、邪气、治疗、体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外感病的循经传变途径 太阳(小肠经、膀胱经) ↓ 阳明(大肠经、胃经) ↓ 少阳(三焦经、胆经) ↓ 太阴(肺经、脾经) ↓ 少阴(心经、肾经) ↓ 厥阴(心包经、肝经) 太阳病,指外邪开始侵犯表体阶段。又称为表证。 阳明病 ,指外源性风寒邪转化为热邪者燥邪,直接传入脏腑,影响阳明经相关部位。亦可由于治疗失当导致津液虚耗所引起。表现阳气未衰,邪气盛极的激烈情况。 少阳病,指表证未能及时缓解,病邪开始侵入内里,但又未达内部阳明水平的过度阶段,属于半表半里之证。 太阴病,病位在里,表现虚寒湿证。是由三阳病传入中焦,或脾胃素虚所致。 少阴病 ,表示病在心肾,出现严重虚寒,整体机能衰退情况。 厥阴病,病变的最后阶段,正气与病邪相争。但身体正气已衰,阴阳严重紊乱。证候表现极为错综复杂。 根据六经辨证,三阳经病及三阴经病的表现 病证基本病变主要症状 太阳 外风头痛、发热、出汗、恶风,脉浮缓。 表寒恶寒、发热、无汗、气喘、头颈痛、全身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阳明 里热兼燥高热、出汗多、非常口渴、面红、心烦。脉洪大,舌苔黄燥。 胃肠实热身热、下午潮热、便秘、腹满痛拒按、烦躁、严重者谵语、神志不清。脉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焦黑起刺。 少阳 半表半里口苦咽干、视力模糊、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厌食、心烦、恶心。舌苔白,脉弦。 太阴 脾胃虚寒腹满胀、时痛时止、喜温喜按,腹泻、呕吐、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迟或缓弱。 少阴 阳虚内寒畏寒、精神萎靡、手足冰冷、腹泻、泄泻未消化食物、恶心、口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 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口燥咽干、小便黄。舌尖红,干燥少苔,脉细数。 厥阴 寒热错杂口渴不止、寒热错杂、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四肢冰冷。舌苔白腻、脉弦数。 总括来说,阳经病属表、多热证、实证;阴经病属里、多寒证、虚证。三阳经病治疗,以祛除邪气为主;三阴经病治疗,以扶助正气为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