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容忍与自由》所感

2020-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墨夜之语

自由,何为自由?

自古至今,无人能准确定义。那么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是什么你?

遥望天空,飞鸟在自由翱翔,云朵在自由游荡,宇宙在深邃的星空自由漂浮……

俯瞰大地,树木花草在自由呼吸空气,摄取阳光水分;动物在自由迁徙及觅食成长;人类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生存繁衍……

这是真正的自由吗?这里真的没有任何束缚限制吗?这里全凭己愿吗?

没有!天空如此高远,飞鸟仅能遨游底层而已,其所凭借,是为大气。云朵能覆盖苍穹,其所凭借,亦是大气矣,云雾之存,唯大气之水分所承,离开大气,未见云现矣!然宇宙星辰,其自由如何得之?

地球上的万事万物,自由者是谁?

答案如何,各有所论,此不擅论。

由胡先生所陈,自由之所存,皆因容忍所在。

我们活动自由,社会容忍我们,不干涉我们,这是国家法制的体现;唯有制度、法律、底线设定,我们才有自由,反之则不自由。

当我阅读到书中提到其老师布尔先生所言:“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似有所悟,但实际任然茫然,不知此话何解?

随着阅读,看到胡先生的理解,以及自己对人生经历的反观,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而后,作者用其年少时的不容忍,已极度不允许出现自由的条令——《王制》来封杀推崇言语自由之说的《西游记》和《封神榜》,显示出了作者对自己过失的容忍,以及后来真正认识到正确的自由观点的宽恕自我的态度。

而后作者以有神信仰宗教变革者和革新者的自由宣言角度论证自由和容忍的关系,其中的不容忍是因为一种“深信自己是不会错的”心理而导致的宗教自由禁止。

最后,作者认为,我们受过实验主义的训练的人,本来就不承认有“绝对之是”,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作为不容忍和限制其他自由的理由论据。

自由,没有绝对的自由。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存在,其实是相互间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轮转变化的。中国之阴阳学说之道亦是如此,阳极生阴,阴极为阳,唯有阴阳平衡,万物共生,才是自由之形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