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该解决的不是湿垃圾袋而是垃圾产生的源头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悦悦悦悦

最该解决的不是湿垃圾袋而是垃圾产生的源头

上海一初中生发明了一个装湿垃圾的“神器”,名为白菜拉拉袋,该塑料袋有一根辅助带,不用人手操作就可在倒垃圾时自动破袋,不会弄脏手。这一便民小发明受到了广泛好评,据这位初中生父亲称,目前已有两百万多份订单,且申报了专利。

一位初中生能从生活出发,利用自己的能力发明为生活有利的东西,这种创新精神值得赞美。但在不少网友都为这个发明点赞的同时,也有另一种反对的声音出现。

垃圾分类的初衷是让垃圾的处理更加细化,增加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减少污染,以达到环保的目的。但塑料袋作为白色垃圾,其产生的污染也不容轻视。以前一天可能只需要一个垃圾袋就能装满所有的垃圾,但分类后每天至少需要四个,垃圾是有办法处理了,但垃圾袋的浪费怎么办?很少有人去洗垃圾袋,大多都是用完就扔,这样造成的污染可能不计其数。不少网友质疑,若是因为需要给垃圾分类,而导致更多种类的垃圾袋激增,则可能与环保的理念背道而驰。

网民们对这个话题的讨论揭露了一个问题:垃圾分类的后续问题怎么解决,怎样才能更环保?

另一类网友的回答给了我们一些答案,其称:自己小区里也有不少人选择提桶倒湿垃圾,倒完回来冲洗便是,这样既不浪费垃圾袋,也不会因为用手破袋导致湿垃圾沾到手上。且桶更不容易破损,可使用的时间长达几年,比日更的垃圾袋更久,也能更环保。因此,这类专用塑料袋的出现似乎其实是可替的,而非必需。

用桶装垃圾的方式,减少了很多的塑料物品,这其实就意味着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这也应该是我们现在的环保更应该提倡的理念,相比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根源解决似乎更有效。

早在2008年的美国,就有了“零浪费”倡导的出现,一家四口一年只生产了一小瓶垃圾,随后中国也相继出现了这样的行为,例如少使用塑料,尽量使用不锈钢、玻璃制品等。一位名为余元的中国女孩甚至将每日生产的厨余垃圾进行发酵,制成黑土肥料,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己制作洗护用品等,生活中几乎不产生垃圾。“零浪费”并不是绝对不产生垃圾,而是倡导“5R”:Refuse,Reduce,Repair,Recycle,Rot”(拒绝、减少、维修、回收、分解),鼓励大家从源头做到垃圾减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在生活方面总是追求便捷,便捷的前提是粗放、随意,但这样的后果就是城市垃圾越来越多,而人们还是需要精细化的方式来解决——垃圾分类。倡导垃圾分类时,人们提的就是“垃圾处理要从源头做起”,但其实,真正的源头是减少垃圾的产生,而减少塑料袋,也是其中之一。这种源头减少并不是不让人们使用这些科技进步的产物,也不是让人们生活倒退回原始时代,而是让人们心中有一个环保的理念,在生活中尽量不产生不必要的垃圾。或许今天,专用湿垃圾袋的发明使得人们在倒垃圾时获得了便利,但粗放型始终会被取代,用桶倒垃圾,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文/王悦(重庆大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